你是否也經歷過這樣的通勤困擾:早晚下班奔向地鐵站時,共享單車無處安放;試圖進入地鐵口時,又常被密集的非機動車群阻擋前行。
近年來,地鐵站點周邊車輛停放無序、通行區域堵塞等新型城市治理難題困擾了不少上海市民的出行。晚高峰的上海地鐵馬戲城站三號口,就曾上演著這樣的場景:
200多輛共享單車將出口通道幾乎堵死,市民只能在車縫間艱難穿行——這是彭浦鎮12345熱線常年被點名的治理痛點。
不過,最近,上海地鐵馬戲城站三號口晚高峰單車淤積量從200多輛降至30—40輛,12345投訴工單也實現了清零。彭浦鎮是如何做到的?
■整治前后對比
上海馬戲城站三號口地處彭浦鎮轄區,周邊商圈樓宇、居民區密集,由于上下班高峰的“潮汐流”現象,致使早晨7點至9點、下午5點至7點,該地鐵站口共享單車淤積現象尤為突出。
起初,在彭浦鎮的牽頭協調下,第三方清運公司強化了該站點清晨共享單車清運,每日6點起開展作業,基本消除了上午時段單車淤積占路狀況。但因下班時段單車涌入該站點的數量遠超日間,下班高峰時段單車淤積難題仍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整治前
近期,萬榮綜合網格通過“多格合一”治理機制,運用“1+7+N”的力量優勢,以黨建聯席會議為治理溝通平臺,網格“吹哨”集結鎮管理辦、城管執法中隊、鎮城運中心、第三方力量、共享單車公司、第三方清運公司等共同討論,重點排摸梳理問題癥結,對該地鐵站口共享單車管理提出“三步法”:
第一步,及時介入,提前騰出空間;
第二步,加大力度,避免單車淤積;
第三步,打掃“戰場”,杜絕單車過夜。
在“三步法”運行過程中,萬榮綜合網格組建了一支專項治理隊伍,通過“主動發現”,以“人技協同”作戰模式,實時掌握共享單車的清運情況,一旦發現淤積情況,網格啟動“快速響應”,第三方清運公司迅速到位,起到托底作用,以“多管共治”來提升共享單車的清運效能。
目前,地鐵馬戲城站三號口共享單車淤積顯著改善,晚高峰淤積量從200多輛降至30—40輛,12345熱線相關市民投訴工單量也逐步減少至清零。
萬榮綜合網格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取得階段性成果后,治理升級轉向長效機制建設,后續將通過“管宣并進”,加大宣傳力度,落實管理的同時提升市民文明停車意識,并強化多方聯動巡邏,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定期開展自查。
從“單車圍城”到“有序入位”的蛻變,不僅疏通了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更通過“融網強格”推進“多格合一”,構建起黨建統領、多元共治、智慧賦能的網格治理新格局。
未來
彭浦鎮將以地鐵馬戲城站三號口為模板向周邊輻射,推動網格內事件,從“被動應對”向“系統治理”轉變,以“解決一件事”帶動“解決一類事”,營造“安全便民、暢通有序”的市容環境秩序,讓文明“入位”,為幸?!凹哟a”。
記者:蔣文婕
編輯:葉蘋
信息來源:彭浦鎮采編基地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