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麥浪翻滾,青綠秧苗成行。當前正值夏收夏種關鍵期,邛崍市10萬余畝小麥迎來集中收割,種糧大戶搶抓農時推進“雙搶”作業,田間地頭呈現機械化高效運作的繁忙景象。
?機械化收割
效率產能雙提升?
5月14日,在邛崍市牟禮開元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高標準農田里,1500畝小麥已經成熟,4臺聯合收割機正開足馬力穿梭作業,收割、脫粒、除雜一氣呵成,小麥隨即送入烘干中心。合作社負責人黃祥介紹,今年小麥畝產預計達800斤以上,較去年增產約50斤/畝,“新購置的收割機每天可完成80-100畝作業,1500畝小麥3-5天就能收完。”
為保障顆粒歸倉,合作社采用全程機械化作業模式,收割后直接對接烘干設備,減少田間損耗。黃祥表示,今年合作社從育秧、插秧到收割、烘干均實現機械化,既保障豐產,又提升種植效率。
農田披綠
搶收搶種“無縫銜接”?
小麥收割與夏稻移栽同步推進。當下,我市各地夏稻移栽工作有序進行,各地都可以看見翻耕機、插秧機忙碌的身影,一株株秧苗被整齊地栽插進泥土中,肥沃的土地很快又披上了綠裝。種糧大戶們采取邊收邊種的方式,實現夏收夏種無縫銜接。
“小麥收割完以后就馬上進行平田灌水,隨后進行夏稻的移栽。”黃祥說,機械化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為高產穩產打下基礎。
據悉,2025年,全市小麥種植面積10.39萬余畝,預計產量3.3萬噸,大春預計水稻種植面積28.5萬畝。
記者丨王亞姣 廖慧 王慶
編輯丨王秋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