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機剛剛降落在沙特沒幾個小時,雙方價值6000億的大單就已經(jīng)簽署,看來對這次行程特朗普是“胸有成竹”的。不過,對于這場大交易,究竟是美方的“敲詐”?還是沙特的“投名狀”,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據(jù)環(huán)球網(wǎng)報道,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與沙特阿拉伯王儲薩勒曼簽署一項戰(zhàn)略經(jīng)濟協(xié)議,沙特將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其中包括高達1420億美元的軍售協(xié)議。
這筆交易再次驗證沙特這位中東石油大國在人們心中“財大氣粗”的形象,不過這6000億美元也不是個小數(shù)目。截至2024年11月份,沙特央行的外匯儲備為4503億美元,要湊齊一口承諾的6000億,未來一陣子也給勒緊褲腰帶。
沙特掏出這一重磅大單的背后,是明確站隊?還是扛不住霸權的威逼利誘?要知道,在拜登政府時期,美沙雖然在戰(zhàn)略同盟上無法解綁,但政治關系可以說越走越遠。
當時俄烏沖突爆發(fā)后,美國要求歐佩克組織進行增產(chǎn),但求到沙特頭上的時候,由于拜登曾在競選時因《華盛頓郵報》記者在沙特大使館被害一案,則聲稱沙特是一個“賤民”國家,談判過程與結果都不是盡善盡美的。
如今與薩勒曼更“契合”的特朗普卷土重來,美沙之間“漸行漸遠”的現(xiàn)狀應該得到改變,尤其是在中東局勢可能再次陷入混亂之際,沙特需要更多的軍事庇護。
特朗普的中東之行特意繞開了以色列,在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出對內塔尼亞胡拱火局勢的不滿,但出于美國與猶太資本的深度關聯(lián)以及整體霸權布局來看,若以色列執(zhí)意消滅“抵抗之弧”,甚至是與伊朗直接開戰(zhàn),美國也沒法置身事外。
從軍購清單來看,1420億美元的大單主要砸在了空中、海上、防空反導以及信息化升級等領域中,不過并沒有沙特最想要的F-35戰(zhàn)機。
從五角大樓的部署來看,中東地區(qū)只要有一個擁有美式五代機的國家就足夠了,而沙特未來的作用很可能是打打下手、配合,比如成功攔截過境導彈等。
薩勒曼想求購五代機的如意算盤落空之后,說不定我們的殲-35有望提前躋身國際軍購市場。
回到這6000億美元的大單上,薩勒曼并非是“討好型人格”,自然也是看中美國市場的商業(yè)價值。前不久,孫正義的數(shù)千億美元砸出了“星際之門”的AI基建計劃,現(xiàn)在沙特也不甘示弱,客觀上給美國經(jīng)濟注入了強大的經(jīng)濟活力。
此次隨行特朗普的除白宮官員之外,還有馬斯克、黃仁勛等科技巨頭,而英偉達也透露消息稱未來將向沙特提供大批次的先進制程芯片。
對于沙特而言,全世界都在追求能源轉型的檔口,若不思進取靠石油生意坐吃山空,遲早會被時代所淘汰。因此,沙特幾乎是一夜之間成為全球基建的“藍海工程”,同時在科技、金融等方面也在盡力提升在全球總市場的份額。
正是看中了沙特有改革而上的決心,特朗普這次出行才有“趁火打劫”的心思,而從結果來看,他確實也心滿意足的得償所愿。
不管是從國家層面而言,還是個人利益出發(fā),特朗普都在沙特之行實現(xiàn)了“贏家通吃”。
畢竟在中美關稅博弈層面,美方前后態(tài)度不一已經(jīng)暴露了外強中干的現(xiàn)狀,特朗普必須再次證明自己領導有方,在自己治下,美國是“蒸蒸日上”的,正朝著堅定不移的“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前行。
在對華示弱幾個小時之后,特朗普先是對歐盟重拳出擊,又前往中東尋求外援,不難看出他已經(jīng)認識到政績工程對選票的影響。
只是,這次有沙特掏出身家底蘊救場,下次又有誰會再伸出援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