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通過社交媒體宣布,巴基斯坦和印度已同意立即生效的停火協議。這一消息猶如陰霾中的一道曙光,為長期處于緊張對峙狀態的南亞地區帶來了暫時的安寧。幾乎同一時間,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證實,巴基斯坦軍事行動總負責人與印度方面負責人進行了通話,雙方一致決定在當地時間17:00之前停止地面、空中和海上的一切射擊行為,并計劃于5月12日再次進行會談。
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就在印巴雙方達成停火協議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平臺“真實社交”上迫不及待地發文,宣稱經過美國主持的漫長一夜談判,印度和巴基斯坦才達成了“全面而直接”的停火協議,并對兩國運用“明智的判斷力和卓越的智慧”表示恭喜。特朗普的這番表態,試圖將美國塑造為印巴和平的“救世主”,但很快就遭到了印方的否認。印度方面消息人士明確表示,停止一切軍事活動的協議是印巴兩國直接達成的,與美國所謂的“徹夜調停”并無關聯 。
從此次停火協議達成的過程來看,美國的“邀功”確實缺乏足夠依據。巴基斯坦達爾副總理指出,有30多個國家參與了促成停火協議的外交斡旋,這其中并未凸顯美國的特殊作用。在沖突期間,沙特阿拉伯外交事務國務大臣阿德爾·朱拜爾于5月9日訪問巴基斯坦,美媒報道其潛在目的是緩和印巴緊張關系;伊朗也積極展開“穿梭外交”,在印巴之間進行溝通協調;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5月10日分別同達爾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通電話,明確表態中方愿為停火發揮積極作用,展現出大國擔當與負責任的態度。
美國副總統萬斯(資料圖)
此前,美國副總統萬斯還在接受采訪時直言,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沖突“從根本上來說不關美國的事”,美國僅能鼓勵它們緩和局勢,不會卷入這場與己無關的戰爭。然而,當停火協議達成后,特朗普卻急于將功勞攬入懷中,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質疑。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態度的轉變,一方面是出于對兩個核大國之間沖突升級可能引發嚴重后果的擔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國試圖在南亞事務中擴大影響力的戰略意圖。但印度作為一個視自己為崛起超級大國的國家,長期以來一直抵制國際調解,堅持認為與巴基斯坦的爭端必須由兩國直接解決,拒絕任何第三方的過度介入,這也使得美國的“邀功”行為顯得尷尬而突兀。
在停火協議達成后,印巴之間的軍事摩擦并未完全停止。當地時間5月10日晚些時候,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爆炸,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指責巴基斯坦違反停火協議;而巴基斯坦新聞與廣播部長阿陶拉·塔拉爾則予以否認,稱印度官員和媒體的指控毫無根據。這種相互指責的情況,反映出印巴之間根深蒂固的矛盾和不信任,也讓停火協議的執行充滿了不確定性。
印巴沖突(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印巴沖突與和解的過程中,中國發揮的作用得到了廣泛認可。中方一直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勸和促談,積極為推動印巴停火、緩解地區緊張局勢貢獻智慧和力量。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印巴雙方高層的通話,傳遞出中方對地區和平穩定的關切,以及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的主張。這種負責任的態度和積極有效的外交努力,贏得了印巴雙方的尊重與認可,也展現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作為建設性力量的重要地位。正如印度有高官所言:“還得是中國說話好使”,這簡短的話語,是對中國外交努力和影響力的高度肯定。
印巴達成停火協議,是地區和平進程中的重要一步,但未來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克什米爾問題、水資源分配等歷史遺留矛盾,依然是橫亙在印巴之間的巨大障礙。國際社會應繼續發揮積極作用,為印巴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創造有利條件,而不是試圖將自身意志強加于人。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將繼續秉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維護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推動地區國家共同走向和平與發展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