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5月14日電 題:新通道!中國至越南河內國際道路運輸線路正式開通
新華社記者樊曦、葉昊鳴
14日,中國至越南河內國際道路運輸線路正式開通。
上午,搭載著電子元器件、新鮮蔬菜、百貨的運輸車隊,從廣西南寧、云南昆明同步發車,向越南河內駛去,這標志著中方貨運車輛持CBTA(大湄公河次區域便利貨物及人員跨境運輸協定)證件首次入境越南腹地。
持有CBTA證意味什么?
大湄公河次區域(GMS)涉及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6個國家。所謂CBTA證件,簡單來說就是在大湄公河次區域(GMS)合作框架下,多國道路運輸的通行許可證。有了這個證件,客貨車輛可以在6國達成一致的線路上開展運輸。
新通道,開辟大湄公河次區域發展路。
當日,來自廣西、云南以及山東青島的18輛貨車和2輛客車組成車隊,分成兩路駛向越南河內。線路一從南寧綜合保稅區出發,經廣西友誼關口岸出境,越南友誼口岸入境,途經越南諒山、北江、北寧,最后抵達越南河內,運輸全程約400公里,預計用時2天;線路二從昆明綜合保稅區出發,經云南河口口岸出境,越南老街口岸入境,途經越南老街、安沛、越池,最后抵達越南河內,全程約700公里,預計用時2天。
400公里和700公里的跨越,翻開了GMS國家國際道路運輸合作的新篇章,成為推進瀾湄國家跨境經濟合作,實現更加融合、繁榮、可持續和包容愿景的發展之路。
新通道,搭建中越經貿便捷運輸網。
對中越雙方而言,跨境運輸打破地理限制,讓商品、資源和服務高效流動。
此次運輸實現了從起運地直達收貨方,實現“門到門”“點到點”直達運輸。據企業介紹,相較于以往運輸模式,每輛貨車可節省約1天時間,成本可節省800元至1000元,運輸時效大大縮減,運輸成本也明顯降低。兩條線路,貫通中方通過河口口岸、友誼關口岸至越南河內的運輸線路,提升中越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水平。
新通道,促進中越人文交流“雙向奔赴”。
新通道的開通,打開便利貨物及人員跨境運輸新空間,在加快完善和豐富跨境運輸體系的同時,將進一步豐富雙方文旅通道,推動中越人文交流“雙向奔赴”。
此次活動中,中越雙方交通運輸、海關、邊防部門代表將全程隨車護航,研究解決影響便利化運輸的問題。
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兩國“貨暢其流,人暢其行”成為中越相互成就、共同發展的縮影。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表示,此次活動是跨境運輸合作的重要節點,中方將以此為契機,會同越方加快推動中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一步降低司機簽證費用,提高通關效率,深入推動中越雙邊協定落地落實,提升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水平。(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