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未來10天,南方是捅了“雨窩”了,持續多雨模式,降雨過程一輪接著一輪。
從中期預報來看,江南大部、華南西部、云南東部、貴州大部等地累計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3至6成,部分地區偏多1至2倍。
特別是貴州、湖南、廣西一帶,不僅累計雨量大,雨日也多,未來10天當中多地降雨日數能達到8至9天。
今起三天,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東部、江南、華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區將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17日至19日,南方新一輪降雨過程無縫銜接,雨帶略有南落,江南中南部、華南將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20日至21日,南方又一輪降雨過程到來。
總之,南方接下來的天氣像是開了雨水套餐,根本停不下來,大家要留意當地臨近預報,出門攜帶雨具,還要注意防范持續降雨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除了南方之外,內蒙古東部、黑龍江、吉林等地未來10天降水也較為頻繁,降雨日數有6至8天。
像16日至17日,隨著高空槽東移,并且伴隨著地面氣旋的生成,內蒙古東部、東北多地還將有明顯降水過程,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并伴有對流天氣。
而同是北方的甘肅南部、陜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地,未來10天降雨卻依舊偏少,這一帶地區目前已經出現明顯的氣象干旱,部分地區達特旱。
為什么雨就下不到最需要的地方呢?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孫倩倩表示,從平均環流來看,這一帶地區近期處于高壓掌控之下,盛行干燥的西北氣流,不利于降雨的出現。
影響華北、東北一帶的高空槽、冷渦位置偏北、觸及不到,而南邊的副熱帶高壓傳輸的水汽也只能到達江南、華南,因此夾在中間的西北地區東部到黃淮西部一帶,就成了雨水“真空區”,出現降雨真的太難了。
同時,16日之后,在暖高壓脊控制下,晴熱明顯升級,黃淮及周邊地區高溫快速發展,19日陜西關中、河南等局部地區最高氣溫有可能會達到40℃或以上,這還將加重上述地區的氣象旱情。
有的網友就問了,怎么不采取人工增雨呢?其實,人工增雨作業并不是氣象部門人工降雨,也不是“憑空造雨”。
要想進行人工增雨,首先天空中要有云,如果沒有云,氣象部門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其次,也不是有云就能人工增雨。能夠實現人工增雨的云一般需要滿足如下條件:一是云中有一定的冰核或云凝結核,二是云層厚度一般要大于2公里,三是云中要有充分的水汽循環和補充,如果云中具有較好的上升氣流條件,則可以加速從云水向降水的轉化過程。
可以說,人工增雨只能做到“錦上添花”,做不到“無中生有”。因此,在氣象干旱的地方,在大自然條件不滿足的情況下,是做不到人工增雨的。
希望快點有甘霖下到需要的地方吧!(來源:中國天氣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