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特朗普日前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的場景)
1)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宣布對全世界打貿易戰(zhàn),并且將中國輸美產品關稅稅率提高到35%。在中國對等反制后,惱羞成怒的特朗普就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一樣,賭氣般地把中國輸美產品關稅稅率提高了史無前例的145%。不過,短短幾周后,美國政府就開始主動通過各種渠道尋求與中方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于是,在5月12日,我們看到中美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談后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根據(jù)這份聯(lián)合聲明,美國基本取消或暫停了4月2日之后針對中國輸美產品采取的所有關稅措施。
2)在短短40天的時間里,特朗普在面對中國時,從“氣勢洶洶”到“好言好語”,這不禁再次令人驚嘆,特朗普“變臉比翻書還快”。很多人都在問,到底是哪些因素最終促使特朗普不得不在他自己挑起的這場對華貿易戰(zhàn)中率先“服軟”呢?
3)美國《華盛頓郵報》當?shù)貢r間5月14日通過采訪特朗普政府中的內部人士和美國一些專家,就這一問題給出了答案——最終促使特朗普“服軟”的關鍵因素是,特朗普發(fā)現(xiàn),他自己宣布的非理性高關稅政策,將會嚴重損害支持他的那些選民的切身利益。
4)報道說,在特朗普將對華關稅提高到令人瞠目結舌的145%之后,雖然面臨種種反對聲,特朗普在整個4月并不愿意過早降低關稅。特朗普堅信,為了平衡美國對外貿易,美國必須承受一些貿易戰(zhàn)帶來的傷害。而且,特朗普還相信,由于中國在對美貿易中享有較大順差,中國在貿易戰(zhàn)中受到的傷害比美國更大。
5)但是,到了4月底,越來越多原本支持特朗普的美國藍領工人,包括碼頭工人和卡車司機等,都開始警告說,對華高關稅幾乎導致中美之間的貿易中斷,而這一局面正在損害他們的切身利益。
6)報道援引特朗普政府內部兩名官員的話說,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一向以冷靜、理性和協(xié)調能力著稱的白宮辦公廳主任蘇西·懷爾斯,以及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特朗普的一些助手找到機會對特朗普進言說,如果對華高關稅不能降下來的話,這一局面將會損害特朗普自己的支持者。最終,特朗普被說服了,他轉而支持就關稅問題與中國進行磋商。最終,中美雙方在日內瓦舉行會談,并在會談結束后宣布對等同步大幅降低關稅。不過,有一名特朗普政府內部官員補充說,真實的情況是,多種因素共同促成了特朗普在對華貿易戰(zhàn)中首先“服軟”。
7)《華盛頓郵報》一針見血地指出,特朗普在對華貿易戰(zhàn)中率先“服軟”,這暴露了美國政府在貿易戰(zhàn)中面臨的兩難處境——他們在使用關稅手段來平衡美國對外貿易的同時,此舉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很多重大政治和經濟不良后果,包括在短期內會損害這一政策原本希望保護的那些人的利益。正是這種內在的矛盾和沖突,導致了特朗普上臺后在關稅問題上反反復復。據(jù)統(tǒng)計,特朗普上臺不到三個月,就對50多個經濟體采取了關稅措施,但是,這些措施總是在不斷地調整當中。此外,特朗普上臺之后幾乎每周都會發(fā)布一項跟貿易相關的總統(tǒng)行政命令,但是,有些行政命令僅僅持續(xù)了幾天就被修改,有的甚至在短短一天后就被修改。這種反復和混亂,其實是特朗普在面對各種相互矛盾的政策目標時,不得不進行權衡和調整的結果。
8)報道還指出,致使特朗普在對華貿易戰(zhàn)中率先“服軟”的另外一個因素則是,美國政府發(fā)現(xiàn),中方已經為一場中美之間的長期貿易戰(zhàn)做好了準備。原本美國政府一些人預計,中方會比美方更早妥協(xié),中方會比美方更想達成協(xié)議,但是,最終,當美國政府因為非理性高關稅而面臨越來越強烈的反噬作用之后,美方不得不自己率先妥協(xié)。
9)此外,報道也指出了讓特朗普率先在對華貿易戰(zhàn)中“服軟”的一些其他因素,包括:
——特朗普的貿易戰(zhàn)讓美國金融市場出現(xiàn)劇烈震蕩;
——美國零售商警告說,美國因為中美貿易陷入停滯而遭受重大損失,包括將出現(xiàn)供應短缺等;
——美國國會中一些原本堅定支持特朗普的議員也對特朗普的高關稅表示反對;
——特朗普自己的民調數(shù)據(jù)遭到重創(chuàng)等。
10)在過去40多天的時間里,美國政府主動挑起對華貿易戰(zhàn),最終又不得不主動放低身段跟中國講和,對此,很多中國網民調侃說,“美國政府瞎折騰最后折騰出了個寂寞”。還有中國網民調侃說,由于特朗普把4月2日稱之為“解放日”,在日內瓦會談后,中美貿易基本上又回到了4月2日之前的局面,這相當于美國政府“一夜回到解放前”。
實事求是地說,美國政府常年面臨巨額貿易赤字,這一問題確實需要加以重視和解決,但是,美國面臨這一問題的根源在于美國儲蓄率較低、經濟競爭力下降,以及美國政府居高不下的財政赤字等。美國政府如果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魯莽、傲慢地揮舞關稅大棒,對其他國家搞霸凌,這完全是“美國自己生病,卻強迫別人吃藥”的做法。解決美國經濟問題的根本之道在于,提升美國經濟的競爭力,特別是讓美國在一些新的高科技產業(yè)當中占據(jù)一席之地。可現(xiàn)實情況卻是,美國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等越來越多的產業(yè),都被中國落在了身后。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經濟的前景相當不妙。
回顧中美過去四十多天的經貿斗爭,中國堅定的斗爭意志,全體民眾同仇敵愾、同舟共濟的集體心理,以及中國充足的準備等,都讓美國政府發(fā)現(xiàn),原來它高估了自己、低估了中國。特朗普最終“服軟”,也再次印證了“美國是一只紙老虎”的論斷。
既然美國政府在面對中國時來硬的不行,接下來,它只有老老實實回到談判桌前,跟中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達成新的貿易協(xié)議。如果美國政府中的一些人還是不服氣,還想再試試,那么,事實將會再次告訴他們,結果也不會跟過去四十多天的中美經貿斗爭有什么兩樣。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這是《新時代“上甘嶺戰(zhàn)役”日記》系列的第十三篇。
謝謝大家的持續(xù)關注和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