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甘孜州康定市聚焦有效破解流動黨員流動性大、分布散、作用發揮難等問題,依托黨員信息管理基層平臺,建立“線上+線下”摸排管理機制,集中力量抓好“精準排查、全員納管、暖心服務”等環節工作,推動流動黨員“流有所管”。
精準摸排“查”,織密“信息網”
一是全域掃描“拉網查”。常態化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活動,通過“入戶找、電話訪、網格查”等方式,組織17個鄉鎮(街道)開展拉網式摸底篩查,詳細掌握流動黨員的詳細住址、聯系方式、從業情況等基本信息。
二是數字賦能“動態查”。對信息掌握不明的流動黨員,積極會同公安、人社等方面充分利用公安流動人口系統、人社就業登記平臺,比對核查流動黨員名單,通過“大數據+人工”核查流動黨員基礎信息。
三是節點回訪“定期查”。建立“春節返鄉必談、中秋國慶必聯、崗位變動必核”三必機制,利用返鄉契機組織“流動黨員茶話會”等活動23場(次),定期更新《流動黨員動態管理臺賬》,同步收集就業意向、服務需求等“附加信息”。截至目前,摸排流動黨員103名,其中包括流出黨員92名、流入黨員11名。
規范機制“管”,壓實“責任鏈”
一是搭建平臺“精細管”。充分利用四川省黨員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做好流動黨員流出登記和流入納管,依托信息平臺做好全員納管。截至目前,通過管理平臺接納流入黨員117人,登記并被流入地黨組織納管接收流出黨員86名。
二是雙向聯動“協同管”。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規定,明確流出地“源頭管理”職責(行前教育、定期回訪、返鄉對接)和流入地“屬地管理”職責(報到登記、組織生活、作用發揮),推行“組織關系一方隸屬、教育管理雙向負責”模式,督促指導全市各級黨組織認真履行工作職責。
三是分類分層“長效管”。在流動黨員較多的榆林街道、爐城街道、姑咱鎮、新都橋鎮建立流動黨員服務站,探索建立新都橋鎮商圈黨支部,及時將流入黨員納入支部管理。
暖心貼心“服”,架起“連心橋”
一是需求導向“靶向服”。建立“1名鄉鎮(街道)干部+1名駐村干部+1名流動黨員”結對機制,通過每月1次電話回訪、每季度1次上門慰問,動態跟蹤流動黨員思想動態和生活需求。
二是線上線下“融合服”。建立流動黨員微信管理群17個,依托微信群、“情歌故里黨旗紅”“康定全接觸”微信平臺推送學習內容800余次,切實加強流出地黨支部“源頭管理”。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服務站等提供政策咨詢、暖心餐食、臨時歇腳等“家門口”服務,讓黨員感受“組織溫度”。
三是作用發揮“雙向服”。以就業為導向,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創業指導等“賦能服務”20余場(次)。開展學習教育“送書上門”活動,確保學習教育“不缺課、不掉隊”。圍繞讓流入黨員“有家有為”,設立“流動黨員先鋒崗”,引導參與基層治理、矛盾糾紛調解、環境衛生整治、文明城市創建等志愿服務推動流動黨員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
引導流動黨員參與矛盾糾紛調節
來源:四川黨建微信公眾號、中共康定市委組織部
責編:陳思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