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位女網友問,已經5月份了,馬上即將辦理退休手續。由于延遲退休,推遲了兩個月,退休年齡是50歲零兩個月,工齡恰好是30年,個人賬戶余額有7萬元。退休養老金能領多少錢?是怎樣計算的?
山東省的退休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構成。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①基礎養老金部分。
基礎養老金部分主要是跟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資或者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掛鉤。
山東省目前使用的是當年的養老金計算基數。山東省2024年養老金計發基數是7678元(菏澤企業退休和省直企業退休除外)。
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指的是本人繳費指數的平均值。繳費指數實際上是跟當年的繳費基數高低有關。按照山東省的歷史情況來看,如果是60%檔次,繳費指數就是0.6。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有7萬元左右,說明這位職工的繳費檔次并不高,差不多平均繳費指數也就是0.6。
按照計算公式平均繳費指數0.6的情況下可以領取每年0.8%的養老金計發基數,30年是24%。經計算,最終結果是1842.72元。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
這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個人賬戶余額,假設是7萬元整。
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比較復雜。正常來說50歲是195個月,51歲是190個月。按照目前各省份已經使用的計發月數變化規律來看,是按照月數的比例來計算的。50歲02個月的計發月數等于195個月-(195-190)×2/12個月=194.2個月(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數)。
其實,很多人最擔心的是計發月數整體的變化,因為十四五規劃提出要修訂個人賬戶計發月數制度。因為有關計發月數是根據2000年城鎮人口預期壽命和4%的個人賬戶記賬預測利率計算的,而且也沒有考慮到個人賬戶支出額度的增長。不過2025年暫時還沒有變化的傾向,以后或許會有統一的新規定吧。
按照上面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為7萬元除以194.2,結果為360.45元。
③過渡性養老金。
山東省過渡性養老金統一為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建立個人賬戶前繳費年限×1.3%的過渡性系數。
青島市企業建立個人賬戶的時間是1994年10月,省直企業是1995年1月,其他地區是1996年1月。這位職工是青島市的退休職工,所以就不涉及到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了。如果是說其他地區,或許還有幾個月的計算時間,但實際情況也就是幾十元的養老金而已,影響不大。
以上兩部分養老金相加,每月養老待遇是2200元左右,跟青島市的最低工資水平差不多。
但是,由于我們計算使用的是2024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等到2025年底,今年計發基數公布以后,養老金也會迎來重算。算做一次補充養老金增長吧,因為不參與2025年養老金增長。以后,就會按照山東省統一養老金調整方案進行調整了。
女性50歲退休真的還很早。山東省女性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了82歲,未來還會繼續提高。相當于繳納養老保險30年,領取養老金30年更多,所以養老金不太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