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成功入選“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
這個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的生態明珠
藏著怎樣的生態密碼?
這個“朋友圈”又怎樣保障
河南的生態安全
助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成 員
丹江濕地成功“入圈”
目前,我省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地351處,將全省95%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和80%典型生態系統納入保護范圍。我省正通過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此次成功入選“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的河南丹江濕地國家自然保護區,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系統重要,生物多樣性豐富。保護區總面積64111公頃,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河南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淅川縣林業局供圖
淅川縣林業局相關人士說,近年來,該保護區堅持在自然保護、生態修復、科研監測、科普宣傳、社區共建等方面下功夫,為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奠定基礎。
目前,保護區已記錄到維管束植物2200余種、脊椎動物500余種,構成完整的濕地生態鏈。根據近三年監測數據顯示,保護區鳥類種類數量持續增長,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中華秋沙鴨等19種;二級保護鳥類灰鶴、栗喉蜂虎等70余種。
河南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入選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不僅是對河南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價值的肯定,也是對其在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領域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認可,將為河南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網 絡
提供保護區能力建設的教育平臺
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MAB)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者了解到,“人與生物圈計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1年發起的一項政府間大型科學計劃,該計劃力圖為改善人類與其生存環境間的關系構建堅實的科學基礎,通過整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力量,提升人類福祉、維護自然及受人類管理的生態系統的安全,確保經濟發展走上一條與社會和文化相適應,且在環境上具有可持續性的道路。
河南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淅川縣林業局供圖
進 展
以太行山國家公園為主體構建自然保護地體系
記者從河南省林業局了解到,目前我省共有7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分別是河南寶天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南雞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南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南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河南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南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淅川縣林業局供圖
其中,河南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6年成為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保護區氣候溫暖濕潤,森林生態系統良好,生物多樣性豐富,是重要的珍稀物種儲存庫。保護區分布有高等植物1903種、獸類39種、兩棲爬行類53種、鳥類334種,被譽為“鳥類天堂”,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朱鹮種質基因庫和種源儲備基地。
河南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地351處,其中自然保護區30處(國家級13處、省級17處)。通過自然保護地建設,全省95%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和80%典型生態系統已納入保護范圍。
目前,我省正構建以太行山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通過進一步完善太行山國家公園創建方案,分區分類加強自然保護區和自然公園建設管理,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來源:河南發布微信公眾號
編輯:李春滿
責編:劉向敏
審核:韓 波 孫 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