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暉
5月13日上午,四川省低空經濟產業鏈協同發展暨產品發布會舉行。四川省委書記王曉暉出席發布會,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致辭。
在發布會展場,王曉暉、施小琳一行參觀了無人機、通航飛機、無人機反制設備等產品展示。
據悉,當日的活動發布了7款“四川造”低空產品,包括沃飛長空AE200“飛行汽車”、翼龍-2系列長航時無人機、“九洲智空”無人機混合物流運營系統等。
此外,氫能源無人機、涵道風扇高空系留滅火無人機系統等多款產品在展示區進行了實物展示。
幾個關鍵信息值得關注。
第一,國家部署。
什么是低空經濟?
低空經濟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相關產品主要包括無人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直升飛機、傳統固定翼飛機等,涉及居民消費和工業應用兩大場景。
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其定義為“新增長引擎”。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度提到低空經濟——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這兩年來,低空經濟正迎風而上。
賽迪顧問預測,我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在2025年跨越8500億元大關,2026年有望達到萬億元級別。
不過,我國低空經濟發展仍面臨很多挑戰,全面進入商業化尚需較長時間。
此前,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董事會主席蔣穎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說,“預計低空經濟前期仍主要應用在觀光旅游、醫療救援等場景,2030年后才逐步開啟城市空中交通的商業化嘗試,包括空中出租車、城際通勤等。”
第二,西部地區唯一位于第一梯隊的省份。
四川的低空經濟發展情況如何?
近日,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中國低空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25)》正式發布。報告顯示,在低空經濟發展指數方面,廣東、江蘇、浙江、北京和四川位于第一梯隊。
圖來自《中國低空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25)》
其中,廣東、江蘇、浙江和北京都位于東部沿海地區,是憑借完善的產業生態和創新優勢;而四川是第一梯隊中唯一的西部省份,依托的是扎實的航空工業基礎和完備的保障能力。
低空經濟騰飛首先要能“飛起來”。2018年,四川就在全國率先開展了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將試點空域內飛行計劃報批由審批制改為報備制,簡化飛行報批申請流程。
近年來,四川持續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提出“打造西部低空經濟發展高地”的目標。
2024年6月,四川發布了《關于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培育壯大低空飛行應用市場、提升低空空域使用效率、加快低空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通航制造業發展等。
今年以來,四川低空改革試點呈現三大亮點,能放盡放、能飛盡飛、能試盡試。目前,四川已匯聚200多家低空裝備制造企業、69家通航企業、1419家無人機運營企業,通航有人機保有量全國第一。
當前,四川省試點空域已經由7800平方公里增長到近8萬平方公里。
在5月13日的活動上,王曉暉指出,四川省“搶灘低空經濟發展這片新藍海有基礎、有條件,也必將大有可為”。
持續加強低空經濟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培育招引行業鏈主企業,加快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構建具有較強競爭力、行業主導力的低空經濟產業集群。
施小琳說,誠邀各界朋友共享市場機遇、共建產業生態、共贏發展未來,共同推動四川低空經濟振翅高飛、行穩致遠。
第三,發展和安全。
王曉暉指出,要著力營造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良好生態,大力拓展場景應用,強化人才、金融等政策支持,建立完善低空治理管理體系,切實保障低空安全。
今年四川省將開通一批低空航線,進一步豐富低空應用場景。
在5月13日的活動上,8條四川低空運輸航線發布,包括成都淮州—閬中古城航線、達州金埡—綿陽北川、達州金埡—重慶梁平、綿陽北川—重慶梁平4條載人航線、2條通航載貨運輸航線和2條無人機載貨運輸航線。
另據四川觀察5月13日報道,初步估計,2026年底,四川低空報備空域將實現21個市(州)全覆蓋,年飛行量超25萬架次、13萬小時,相當于2024年的5倍。
另外,四川今年9月將上線低空一體化管理服務平臺,同步推進無人機反制體系建設,出臺無人機安全管理實施意見,建立協同管理工作機制,積極確保低空飛得起來、飛得高效、飛得安全。
歡迎下載“北京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