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辣椒,禁止搬運抄襲、AI洗稿,侵權必究)
如果你是電動車用戶的話,相信肯定會有以下幾個感受,續航跑不遠,電池不耐用,充電時間還很長!!
你是不是有這樣的感受呢?
憑借便捷性、價格便宜,電動車已經成為國民代步車,但其缺陷始終未根本解決:
1、續航跑不遠,鉛酸電池能量密度低(30-50Wh/kg),普通車型續航僅30-60公里,冬季低溫下續航衰減30%以上。
2、充電時間長,鉛酸電池需8-10小時充滿,遠不及換電、燃油車補能速度。
3、電池使用壽命短,平均兩年就需要更換新電池,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盡管2025年9月實施的新國標放寬電動車質量限制至63kg,取消腳踏強制要求,但電池技術瓶頸仍未突破,大家依舊會有“續航短、充電慢”的痛點。
這時就有網友發現,氫能電動車正在不斷被投放進入市場,或將有一天直接淘汰電動車。日前又有一地投放氫能電動車,具體怎么回事,一起來看看。
五一前夕,4月29日,江蘇吳江太湖新城首批氫能助力自行車投入運營,搭載高性能氫燃料電池系統,其核心優勢直擊電動車軟肋。
1、單次續航70公里,部分車型如成都“氫馬兒”通過固態儲氫技術實現超100公里續航。
2、-30℃環境下仍可穩定工作,續航衰減率低于5%,徹底解決冬季“趴窩”難題。
3、10秒更換氫氣瓶,3分鐘加氫完畢,效率遠超充電。
4、氫氣瓶僅重1-2kg,整車比鉛酸電池車輕30%-50%。
5、僅排放水蒸氣,更加綠色環保無污染。
除了吳江外,全國已有多地推進氫能自行車試點:
常州:全球首個千輛級示范項目,覆蓋53個站點,市民掃碼即騎。
成都:投放500輛“氫馬兒”,支持固態儲氫技術,計劃未來五年覆蓋百萬輛。
黃石:高校投放3000輛共享車,單次續航達數十公里。
佛山:景區投放500輛,續航60-120公里,最高時速25km/h。
上海、南京:景區與商圈試點,收費模式與共享單車接軌(如2元/20分鐘)。
盡管氫能自行車優勢顯著,但普及仍需克服的障礙。
一方面,氫能電動自行車的整車價格8000-15000元,是電動車的3-5倍;加氫成本約0.8元/公里,需依賴規模化降本。另一方面,全國加氫站不足千座,遠低于充電樁數量,制約使用半徑,目前大多是在景區內小規模投放使用。
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方面,老百姓對于氫能的安全還存在疑慮,儲氫罐安全性還需要通過技術驗證(如防爆測試),以及科普來緩解大家的顧慮。
目前,天能、永安行等企業正在加速布局氫電系統,若成本與基建問題逐步解決,氫能自行車有望在嚴寒地區、共享出行、景區等場景率先替代電動車,你是否很期待呢?
你認為氫能電動車或取代傳統的普通電動車嗎?歡迎留言討論。
創作不易,感謝您點亮?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