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養媳?那都是以前的事了。"王大山坐在村口的老槐樹下,吐了口煙圈。
"聽說張家那個童養媳現在是縣醫院的大夫?"有人問道。
王大山臉上閃過一絲悻悻:"可不是,當年我還想讓她嫁給我們家鐵蛋來著。"
"那她怎么......"
"誒,這里頭有個故事。"王大山撣了撣煙灰,眼神有些復雜,"說起來,還得從二十年前那個大雪紛飛的冬天說起......"
1、 【無法抹去的記憶】
其實王大山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說這些話的時候,我正站在縣醫院的走廊上,看著眼前這個穿著筆挺白大褂的女人發呆。
記憶像放電影似的倒流。二十年前那個扎著羊角辮、滿臉膽怯的小女孩,如今已經成了婦產科的主治醫生。陽光透過走廊的百葉窗,在她白大褂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歲月并未在她清秀的面容上留下太多痕跡,反而添了幾分溫婉知性。
"建國哥,怎么發著呆?"秀蘭的聲音把我拉回現實,眼神中帶著幾分俏皮。
"我在想,要是讓王大山看見你現在的樣子,不知道會是什么表情。"我笑著說。
秀蘭輕輕哼了一聲:"他啊,現在還在村口吹牛呢吧。"
2、【寒冬里的新成員】
1972年的寒冬格外難熬。那年糧食收成不好,生產隊的人都瘦了一圈。臘月里的一天,零下十幾度的寒風呼嘯著掠過村頭的棗樹。母親裹著她最厚的那件棉襖,抱回了一個瘦小的女孩。
"這是李家的閨女,他們家實在揭不開鍋了。以后就是咱家的人了,你要好好待她。"母親輕聲對我說,目光中充滿憐惜。李家在隔壁村,父親是去年地里干活時傷了腰,一直養著,家里實在撐不下去了。
我躲在門后,偷偷打量著這個突然成為"我妹妹"的女孩。她穿著打著好幾個補丁的藍棉襖,怯生生地站在堂屋中間,大眼睛里噙著淚水,小手緊緊攥著衣角。母親給她煮了一碗紅糖雞蛋,那是家里僅剩的兩個雞蛋了。她卻只是小口小口地抿著,生怕吃得太多會惹人嫌棄。
"閨女,多吃點。這是你自己家,不用客氣。"母親心疼地說。
那晚,母親把自己的新棉被給了秀蘭,自己蓋著舊棉被。我聽見隔壁房間秀蘭小聲的啜泣聲,還有母親輕聲的安慰。
3、4、 【春暖花開,漸入佳境】
秀蘭很快就融入了我們家。她不僅做事麻利,還特別懂事。母親教她做針線活,她學得很快。才來幾天,就能給我補衣服了。我的襪子總是會破洞,每次還沒等我開口,秀蘭就已經幫我補好了。
父親雖然平日嚴厲,但看到秀蘭勤快懂事,也總是暗地里夸她。有一次,秀蘭早早起來做好了早飯,還把院子掃得干干凈凈。父親破天荒地夸了一句:"這閨女,比我家那小子強多了。"
"建國,你妹妹這么能干,以后有福氣了。"母親常常這樣說。每當這時,秀蘭都會紅著臉跑開,躲到廚房去忙活。
那時候我還不懂,為什么要叫童養媳的人"妹妹",但我知道,從那天起,我們家多了一個人,我的生活也變得不一樣了。家里不僅多了一個人分擔農活,還多了一份溫暖。
【泥濘路上的求學路】
上學的路總是很長。秀蘭和我一起走在鄉間的泥巴路上,春天的泥濘、夏天的暴雨、秋天的落葉、冬天的風雪,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為了不把鞋子弄濕,我們常常光著腳,把解放鞋提在手里。
秀蘭的成績總是很好,經常幫我補習功課。我們家的煤油燈總是全村亮得最晚的。
"建國哥,這道算術題要這樣做..."她耐心地給我講解,有時候講到煤油燈都快沒油了。母親心疼煤油錢,但從來不舍得催我們睡覺。
我似懂非懂地點頭,其實更多的是在看她認真的側臉,看她說話時嘴邊那個若隱若現的小酒窩。她講題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把垂下來的頭發別到耳后,那個動作我記了很多年。
5、 【與命運抗爭的日子】
1978年的春天,生產隊長王大山開始對我們家指手畫腳。那時候,知青返城的風潮剛起,不少人家的童養媳都被退了回去。王大山覬覦秀蘭已久,總想著法子找茬。
"張德林啊,你家那個童養媳,我看還是得另作安排。我兒子鐵蛋也到了說親的年紀..."王大山故意當著全村人的面說。
父親氣得臉都青了:"我家閨女好好的,不用你操心!"
那天晚上,我聽見父母在說話。母親擔心地說:"要不,讓秀蘭暫時別去上學了?"
"不行!"父親難得地提高了聲音,"咱們家的閨女,就得有出息!讓她好好讀書!"
從那以后,每次秀蘭要去上學,父親都會提前把自行車擦得锃亮,帶著我們從小路繞過大隊部。
6、 【少年情愫暗生時】
1981年,我們上了初中。學校離家更遠了,每天要走一個多小時。秀蘭還是那么用功,而我只能勉強及格。村里的閑言碎語越來越多,但我們都學會了視而不見。
那年夏天特別熱,知青劉老師組織我們排練《東方紅》,準備在夏收后表演。秀蘭被選中當領唱,我負責打鼓。排練的間隙,我們常常坐在大榆樹下乘涼,她教我認五線譜,我給她講我新學會的笑話。
"童養媳讀那么多書干啥?"王大山在生產隊開會時總要說幾句風涼話。他兒子王鐵蛋更是經常帶人堵在上學的路上。
但這次,父親的態度出人意料:"我閨女愛讀書,礙著你什么事了?她就是要去考大學,我家也供得起!大不了我去公社運輸隊開拖拉機!"
母親也開始攢錢,每次賣了雞蛋都會偷偷存起來:"閨女,等你考上大學,這些錢就是你的學費。"
7、 【離別時分的不舍】
1984年的夏天,秀蘭如愿考上了縣城高中。那個悶熱的下午,知青劉老師特意來家里道賀,還帶來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為禮物。
秀蘭站在我家門口,欲言又止。夕陽的余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也拉長了我們之間的距離。她穿著母親特意買的新衣裳,還是那么清瘦,但眼神里有光。
"建國哥..."她的眼里閃著淚光,手里緊緊攥著錄取通知書。
"去吧,好好讀書。"我強忍著不舍說道。其實我多想告訴她,我會一直等她回來。就像保爾柯察金說的那樣,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但更寶貴的是有個人值得你等待。
8、 【跨越時光的守候】
那三年,我開始跟著父親學開拖拉機。每個月都會抽空去縣城,帶著家里種的蔬菜,母親腌的咸菜,還有我攢了好久的話。
秀蘭住在學校宿舍,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聽說她要報考醫學院時,全村都沸騰了。王大山氣得跑到我家鬧,說我們家太不懂規矩,竟然讓童養媳去念這么多書。
父親站在院子里,頭一次直起了總是彎著的腰:"我閨女愛讀書,就是要當大夫,你有意見?"
那一刻,我才明白父親這些年來的良苦用心。他不是在培養一個童養媳,而是在守護一個女兒的夢想。
9、 【重逢訴說真情】
醫院走廊里,秀蘭輕輕握住我的手:"建國哥,這些年,我一直記得你們家的好。"
她告訴我,這些年每次放假回家,都會專門給父親抓藥,給母親送營養品。甚至在評選醫院先進工作者時,她主動要求到鄉村醫療站輪訓,就是想多幫幫農村的父老鄉親。
"其實...我從來沒把自己當成童養媳,我就是喜歡你,建國哥。這么多年,我一直在等你來接我。"她紅著臉說,眼里閃著晶瑩的淚光。
10、【幸福時刻終相守】
1991年春天,我和秀蘭在縣城舉辦了婚禮。母親特意做了一身大紅的棉襖,就是當年抱秀蘭回家時那件的樣式。
"閨女終于真的成了我們家的人了。"母親抹著眼淚說,一遍遍撫摸秀蘭的紅棉襖。
父親難得喝了點酒,臉紅紅地說:"我早就知道,我家秀蘭有出息?,F在是我們沙灘村第一個大學生,還是醫生。比那些說閑話的人強多了!"
王大山也來了,臉上堆著笑,但誰都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他的兒子王鐵蛋還在生產隊干活,而秀蘭已經是縣醫院的醫生了。
婚禮上,知青劉老師特意從城里趕來,還帶來了一臺錄音機作為賀禮。他說:"這是我見過最美的愛情故事。"
而我,看著身邊穿著白色婚紗的新娘,想起了二十年前那個寒冷的冬天。原來,最好的姻緣,就是從一聲"妹妹"開始,經過歲月的打磨,最終開成了最美的花。
現在,每當我和秀蘭一起回老家,看著滿院子的果樹和花草,看著年邁的父母臉上欣慰的笑容,我就覺得,這大概就是最好的結局了。童養媳的習俗或許不太好,但它給了我和秀蘭相知相守的機會,讓我們的愛情有了最美的注腳。
去年,秀蘭在醫院接生了一個女嬰。那天晚上,她握著我的手說:"建國,幸好當年你們家把我抱回去了,不然我可能現在還在地里刨食。"
我緊緊回握住她的手:"傻瓜,那是你自己爭氣。"
日子就這樣平淡而溫馨地過著。秀蘭依然每天忙著在醫院工作,我也開上了自己的拖拉機。但我們都知道,余生還長,我們會一直相互扶持,一直走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