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梁艷燕 化身“牙齒特工”看細菌如何挖空牙齒城堡;駕駛全部由電力驅動的平衡車巡航校園;進行AI棋類機器人互動體驗……
學生用熒光燈偵察牙齒菌斑。 馬強攝
5月14日,廣州執信教育集團科技學術節開幕。本屆科技節以“體驗啟科學智,創新領未來風”為主題,聚焦“實踐”與“創新”,旨在提升學生科學素養與工程素養,拓寬學生的科技視野、為培育兼具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新時代科技人才筑牢根基。
本次科學教育盛宴設有三個專場:科技游園活動、科技學術節競技以及走近諾貝爾獎巡展專場。科技游園環節,共精心設置 27 個攤位,其中 9 個來自大學,7 個源自科研院所,4 個由企業搭建,6 個由校內科組組織。外校參展攤位數量與本校科技競賽場次均創下歷史新高,充分展現了本次活動的廣泛影響力與強大吸引力。此外,實驗學科組織了 6 場科學年級科技競賽,科學競賽集實踐性與創新性于一身,吸引了眾多學生積極報名。
學生體驗高大上的天文觀測設備。 馬強攝
游園活動無疑是本屆科技節最受矚目的焦點。其涵蓋 AI、生命科學、地球科學、XR 等前沿熱門學科領域,20 所大學、科研院所與高新技術企業攜科學實驗及最新科技產品走進校園。學生們不僅能借此了解前沿科技的最新動態,更能通過親手實踐,沉浸式感受前沿黑科技的獨特魅力,在互動體驗中拓寬科技視野,激發創新思維。
學生們爭相體驗平衡車。 馬強攝
在年級科技競賽板塊,化學與生物學科競賽尤為亮眼。高一年級的 “自制化學電池 - 新能源小車競速賽”,學生需利用自制化學電池驅動小車完成賽道競速,將化學知識與工程實踐巧妙融合,既充滿前沿科技感,又極具趣味性;高二年級的 “基因工程實驗技能大賽”,要求選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基因工程實驗全流程操作,以規范性、準確性為評判核心,充分考驗學生的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探索生命科學奧秘的過程中,提升科學研究的嚴謹性與創新性。
校方表示,活動通過豐富多元的形式,讓學生深度體驗前沿科技,不僅有效激發了學生對科學技術的濃厚興趣,更為拔尖創新人才的培育開辟了新路徑,與國家人才培育方案緊密契合。2024學年,在五位一體科技教育體制與漢諾塔早期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培育模式的引領下,廣州市執信中學科技教育教學成果顯著。2025年,學校獲評“首批廣東省中小學科學教育示范校”,《漢諾塔式早期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課程體系》建設方案入選廣東省普通高中特色課程建設優秀成果,《初高貫通顯成效科技創新育英才》項目獲評2024年廣州科技活動周校園科技教育成果一等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