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張偉 通訊員 劉源)5月12日14時28分,在第十七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麟游縣教體系統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為主題,組織麟游縣中學高一、高二年級600余名師生開展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暨應急疏散演練。特邀縣公安局、衛健局、應急管理局(地震局)、消防救援大隊領導全程督導觀摩演練。
周密部署 筑牢安全“責任網”。演練前一周,學校召開專題部署會,制定《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方案》,成立由5個專項工作組構成的指揮體系:應急疏散組負責現場引導,醫療救助組配備擔架、急救箱等物資,安全保障組提前排查樓道障礙物,信息收集組調試廣播系統,搶險突擊隊開展專項培訓。14時20分,副總指揮邢愛萍副校長在動員講話中,通過回顧汶川地震中桑棗中學“零傷亡”的避險案例,強調“平時多流汗,災時少流血”的演練意義,并下達最后檢查指令。各工作組通過對講機依次匯報:“應急疏散組12個點位人員全部到位!”“醫療救助組已待命!”
實戰演練 跑出避險“加速度”。隨著手搖報警器發出刺耳的“嗚嗚”聲,總指揮關瑞鋒校長下達“立即避險”指令。教室內,正在授課的教師迅速組織學生執行“伏地、遮擋、手抓牢”三步驟:高一(3)班李老師將課桌拼攏形成防護區,指導學生蜷縮桌底;二樓走廊,安全引導員張開雙臂組成“人墻”,確保學生有序撤離。二次警報拉響后,師生沿“逃生綠線”標識,僅用1分20秒便完成全部疏散。在中院集結區,各班采用“雙軌清點法”——班長從前向后、團支書從后向前交叉核對人數,高一(4)班報告1名學生“失聯”后,指揮部立即啟動二級響應。
多維聯動 織密救援“安全網”。“應急疏散組聯合搶險突擊隊,立即開展地毯式搜救!”隨著指令下達,15名隊員攜帶生命探測儀沖入教學樓,在一樓教室發現“受傷”學生。醫療組隨即展開模擬救治:校醫運用三角巾固定技術處理“骨折”,并通過心肺復蘇術演示向圍觀學生普及急救知識。與此同時,心理輔導教師團隊分組開展應激干預,通過“情緒溫度計”游戲幫助學生緩解緊張情緒。
復盤提升 擰緊意識“安全閥”。“本次演練應到600人,實到599人,1名‘受傷’學生已完成模擬救治!”總指揮關瑞鋒在總結中指出,“演練實現了‘三個100%’——指令響應率100%、疏散完成率100%、急救處置規范率100%”。副校長邢愛萍通過播放演練回放視頻,對3處疏散銜接點提出優化建議。活動最后,該縣教體局副局長,對本次演練進行了點評。
此次演練將情景模擬與技能實訓深度融合,不僅檢驗了學校應急預案的科學性,更通過“演練—評估—改進”閉環管理,切實提升師生防災減災能力。后期,麟游縣教體系統將持續深化“五防五練”安全教育體系,為師生生命安全構筑堅實屏障。
麟游縣教體局領導班子成員,教育二級單位領導、全縣各中小學、幼兒園分管安全副校(園)長參加觀摩活動;麟游縣中學高一、高二年級全體師生參與演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