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劇柏含 如鑫淼
今天是5月15號,1988年5月15號蘇聯從阿富汗撤軍,當時新聞報道:首批一個摩托化步兵旅1200名蘇軍官兵坐300輛坦克和裝甲車,5月15號上午從楠格哈爾省首府賈拉拉巴德出發,在喀布爾舉行一個撤軍儀式。
之后,離開這里開始北撤。你說這什么意思啊?就是標志著阿富汗戰爭結束。蘇聯入侵阿富汗到此為止,被撤了幾年呢?蘇聯就回來了。
話說在1979年12月27號,當時蘇軍悍然入侵阿富汗,扶植了一個叫卡爾邁勒的政權,蘇聯占領軍和當時卡爾邁勒的政府軍就成為阿富汗各種派別游擊隊的共同敵人。
說阿富汗這個國家很有意思,有一個外號叫“帝國墳場”,意思是說誰去侵略他,最后沒什么好下場啊,從歷史上看也確實是這樣。
阿富汗多山、國內連鐵路都沒有,空中航線也有限,水運也不發達。公路是溝通各個主要城鎮的主要命脈,主要的公路干線是環繞全國的。連接著像什么喀布爾坎大哈,這算是比較大的地方了,還有赫拉特馬扎里沙這樣一些交通樞紐也算重要的城鎮啊。公路全長能有3000多公里,是環形公路構成了一個四通八達的公路網。
蘇軍入侵之后,公路就成為他們蘇軍維持補給、城市賴以生存最主要的生命線。同時,也是蘇聯地面部隊實行以戰場機動,對游擊隊進行圍剿啊,掃蕩必經之地。
而阿富汗的游擊隊加強公路沿線的武裝斗爭,打擊蘇軍的過往車輛。 所以就干起來打10年。
在79年12月份,蘇軍當時有10多萬軍隊打阿富汗,但是,打了10年這個國家也沒有完全被征服,這里邊有什么道道沒有?有。剛才我們講阿富汗地理很特殊,中亞地區他是一個很貧窮的國家。全國97%的土地是山地、丘陵。 四處都是山,這種地方其實很適合打游擊戰的。
而蘇軍大兵團作戰在這只能是化整為零,而阿富汗游擊隊加一塊兒能有30萬人。在全國各地都有,搞得蘇軍是疲于應對。另外,當時阿富汗的游擊隊也得到了西方國家的支持。
當時一個大背景就是70年代后期,蘇聯憑借石油經濟 就是賣油,利潤豐厚,經濟到了鼎盛時期。
而美國呢,因為越戰的拖累吧,嚴重的耗費,所以是一個守勢。所以,也很希望阿富汗得象個出血口一樣,能夠耗掉蘇聯的國力。所以,美國全力援助阿富汗的游擊隊,本拉登那幫人都是那時候被援助的人啊。
一開始美國人給阿富汗游擊隊蘇式佩槍,后來,干脆就提供自己的東西,比如什么毒刺導彈什么的,就先進裝備啊,專克蘇軍的裝備。
蘇聯人其實也消耗不起。說有蘇軍曾經繳獲過阿富汗游擊隊的一個倉庫,發現什么呢?美國的藥品,日本的服裝,西德的武器彈藥等物資更加五花八門,就跟當年八國聯軍差不多。當時美英德法日都在援助阿富汗,大家一同聯手是為什么呢?就是為了削弱蘇聯的國力。
那你說做到了沒有?做到了。10年戰爭之中,蘇軍傷亡是41萬,當時蘇聯就是國內的部隊是輪戰傷亡。 1988年的時候,在各方壓力之下,蘇聯決定從阿富汗撤軍,所以才有了剛才我們講的這一出。
(作者:劇柏含 系國家二級作家 高級書畫師 高級政工職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