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戰剛以巴空軍完勝落幕,印度空軍就被打得灰頭土臉。結果印度人急眼了,直接對巴基斯坦發動全面導彈飽和打擊。5月10號這一仗,巴陸軍首戰不利,連核武庫附近都被印度導彈給盯上了。可奇怪的是,巴空軍和陸軍用的都是中國裝備,為啥空軍能用殲10C把印度的"陣風"戰機揍得滿地找牙,陸軍卻連印軍的導彈都攔不住?
咱先把情況掰開了揉碎了說。印度這次下了血本,一口氣發射了上百枚"無畏"巡航導彈、"布拉莫斯"超音速導彈,還有幾十枚法國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從南到北把巴基斯坦全境都炸了個遍。巴陸軍雖說用紅旗9、紅旗16這些中國防空導彈保住了伊斯蘭堡這些關鍵地方,但還是有不少基地被命中。最要命的是,印度導彈居然第一次打到了巴基斯坦基拉納山核武庫附近,這可是破天荒頭一回。
按理說,同樣是用中國裝備,巴空軍表現咋就這么亮眼呢?就在印軍反擊前三天,巴空軍的殲10C直接擊落了印度4架"陣風"戰機,一仗打出了威風。可陸軍這邊,明明手里也有紅旗9、紅旗16這些先進防空導彈,咋就攔不住印度導彈呢?
說白了,印度這次玩的是飽和打擊戰術,上百枚導彈鋪天蓋地砸過來,巴陸軍的防空體系根本招架不住。"布拉莫斯"導彈速度超過2.8馬赫,彈道又詭異,很難攔截;"風暴陰影"導彈還能隱身,貼著地面飛,雷達都不好發現。巴陸軍雖說這幾年買了紅旗9和紅旗16,但數量太少了。紅旗9性能是好,可太貴了,巴基斯坦根本沒錢像印度買S400那樣大規模采購。所以,巴陸軍只能在伊斯蘭堡這些戰略要地部署防空導彈,其他地方就只能干瞪眼。就算這樣,巴陸軍也算是超常發揮了,攔截了大部分印軍導彈。
這里面還有個深層次的原因,巴空軍和陸軍的建軍思路完全不一樣。巴基斯坦國力比印度差遠了,只能把有限的資源集中起來。空軍從一開始就走"小而精"的路子,買先進戰機,訓練精英飛行員,就為了在質量上壓過印度空軍。你看人家巴空軍,從成立時就在美國幫助下打造,訓練水平一直是世界一流,以前跟蘇聯空軍交手都不落下風。現在更是手握殲10C這樣的先進戰機,擊落4架"陣風"對他們來說就是正常操作。
可陸軍就慘了,它得守著漫長的國境線,防著印度陸軍入侵,還要對付邊境武裝,必須得保持龐大的兵力。巴基斯坦人口只有印度的六分之一,卻養著接近印度半數的陸軍,這對經濟壓力太大了。錢都給了空軍,陸軍的訓練、裝備維護和人員素質自然就跟不上。就拿5月8號印度攻擊拉合爾來說,巴軍一門瑞士產的厄利孔35mm高炮,就因為有人拍了視頻傳到網上,幾個小時沒挪窩,結果被印度定位摧毀。這都啥年代了,還犯這種低級錯誤,可見陸軍的戰術素養有多差。
再看看裝備,巴陸軍的紅旗9、紅旗16數量有限,根本沒法形成全面的防空網絡。印度這次導彈打擊,徹底暴露了巴陸軍防空體系的短板。雖說陸軍盡力了,也攔截了不少導彈,但核武庫附近被擊中,面子上還是掛不住。印度在"陣風"被擊落后也算找回了點場子,雙方打了個平手,就趕緊停戰了。畢竟現在印巴都沒那個實力打長期全面戰爭。
說到底,巴空軍和陸軍的差距,就是資源分配和戰略定位的問題。空軍集中資源搞精英化,陸軍卻被龐大的規模拖了后腿。這次事件也給巴基斯坦提了個醒,陸軍現代化任重道遠,光靠買先進裝備可不夠,還得在訓練、戰術和體系建設上下功夫。不然,下次再碰上印度的飽和打擊,說不定還得吃大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