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飛速傳播的時代,一則重磅消息如平地驚雷般在網絡炸開:曾在湖北大學任教的外教芭芭拉·伍德沃德,如今竟成為英國秘密情報局(軍情六處)首位女局長。
英國秘密情報局(MI6,即“軍情六處”)即將迎來權力更迭,并產生歷史上首位女局長。由于英國經典諜戰電影《007》中主角詹姆斯·邦德所效力的情報機構正好是以MI6為原型,網民紛紛調侃,真正的“M夫人(劇中特工007的頂頭上司)”即將“上位”。
此消息一經披露,瞬間點燃公眾的關注熱情,相關話題熱度持續飆升,人們在驚嘆之余,內心更多的是深深的不安與憂慮。
回溯過往,1986 年,伍德沃德以外籍專家的身份,通過中國外國專家局的選拔推薦,來到湖北大學外語系擔任外教,彼時她被親切地稱作“外教吳老師” 。誰能想到,這段看似平常的外教經歷背后,或許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如今她即將登頂英國最高情報機構的權力巔峰,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在湖北大學任教期間,她是否利用教師身份的掩護,悄然展開情報收集工作。畢竟,軍情六處作為全球頂尖情報機構之一,其選拔掌門人必定看重候選人過往在情報領域的卓越貢獻。
此事件絕非個例。此前,四川大學引進日本歷史學教授一事,同樣引發社會各界廣泛質疑。
在國內歷史學科人才儲備豐富的情況下,為何執意引入來自特定國家的教授?在當前復雜敏感的國際形勢下,高校作為知識創新與人才匯聚的前沿陣地,人員往來頻繁,學術交流活動眾多,無疑成為境外勢力試圖滲透、竊取情報的重點目標。高校在積極推進教育國際化、引入外籍人才的進程中,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建立健全嚴格的審查與監管機制,絕不能讓別有用心之人趁虛而入,危害國家信息安全。
不久前,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格力電器的臨時股東會上,董明珠直言:“在人才培養當中,絕不用‘海歸派’,因為里面有間諜。”
此私下會議被偷錄出來放在網上大肆宣揚傳播,輿論嘩然,一時間,董明珠被推上風口浪尖,遭受指責與批評,不少人認為她的言論過于偏激,對海歸群體存在不公平的偏見,胡錫進口誅筆伐,要求董明珠道歉。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在格力的發展歷程中,曾多次遭遇因海歸人員而導致的泄密事件,這些慘痛教訓給格力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巨大損失。
1. 格力研究院的一位擁有海外知名院校碩士學位的工程師,在參與新型高效直流變頻壓縮機這一核心技術研發時,利欲熏心,將關鍵技術機密泄露給某海外企業。該技術涵蓋能效提升、噪音控制及材料創新等多個關鍵領域,泄密事件發生后,格力直接失去了東南亞市場約 12 億美元的訂單,大量客戶轉而投向日本企業大金、三菱等,對格力的市場份額和品牌聲譽造成了沉重打擊。
2. 又如格力子公司智能裝備公司的海歸高管王某,涉嫌竊取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精度數控機床”技術,妄圖通過非法拷貝和云端傳輸的方式將技術出售給境外勢力,所幸被警方及時查處,才避免了更為嚴重的后果。
3. 還有一名具有海外科研背景的熱力學研發中心前員工,因泄露核心參數,致使格力在歐洲市場痛失 2.3 億元的政府采購訂單。
一系列的泄密事件,讓格力在技術安全方面遭受重創,也讓董明珠深刻認識到保障企業核心技術安全的緊迫性與重要性。加之格力集團業務廣泛,涉及軍工、邊防、基建等諸多關乎國家機密和核心數據安全的關鍵領域。
早在 2021 年,格力電器就已宣布進軍軍工國防領域,致力于為航母、高原等特殊軍用裝備提供技術支持與產品服務。在如此敏感且重要的業務布局下,為從源頭上杜絕技術泄密風險,格力在人才選用上采取相對保守的策略,優先選拔培養本土人才,減少對海歸人員的任用,這是基于企業長遠發展和國家安全考量的無奈之舉。
董明珠的言論雖然引發了輿論風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事件的發生卻似乎在不斷印證她話語中的合理性。
如今,“外教變情報局女局長”這一事件的曝光,更是讓人們對董明珠的觀點有了新的思考。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情報戰早已悄然打響,各國之間的信息博弈日益激烈。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其核心技術不僅關乎企業自身的生死存亡,更與國家的產業安全、經濟安全緊密相連。
從社會層面來看,輿論在對待此類事件時,應保持理性客觀的態度,避免情緒化的片面解讀?!巴饨套兦閳缶峙珠L”這一事件,無疑為我們敲響了一記沉重的警鐘,提醒我們在對外交流與合作中,務必保持高度警惕,絕不能讓潛在的風險威脅到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