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5.7空戰后不久,中方在海上干了一件大事,讓五角大樓如坐針氈,這下徹底完了,落后中方至少10年!
當地時間5月14日,綜合美國《防務新聞》和戰區網站報道稱,東大近期對外曝光了其最新一代艦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這預示著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艦載雷達系統和新一代導彈驅逐艦即將問世。
文章稱,根據來自公開資料分析,美方推測新一代艦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將采用三波段共孔徑設計,該型雷達系統在原有346B雙波段雷達技術基礎上進行了重新整合和技術提升,將L波段、S波段和X波段等三種波段集成在一個三波段雙極化(TBDP)共有口徑SAR平面天線陣列內,從而通過先進的雙極化平面超寬帶陣列天線構成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艦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
據美方推測,該型雷達或采用第四代超寬禁帶芯片氧化鎵(GaO)材料作為功率開關芯片的核心部件,以金剛石作為T/R組件的襯底材料,該型材料的峰值功率相比較氮化鎵(GaN MMIC 器件)提高了3倍,熱導性能提高了1倍以上,平均故障時間可達到億小時級別,在子陣集成領域,該型雷達或將廣泛使用瓦片式子陣系統。
鑒于新型雷達的瞬間峰值功率高達90至110兆瓦,新型相控陣雷達不得不采用全新的強迫風冷、強迫液冷和微通道散熱綜合技術,其中強迫液冷散熱技術是在LTCC基板內內嵌水冷微流道進行散熱,也就是說,該冷卻系統是將射頻電路內部熱源產生的熱量經導熱金屬柱傳導至一個微流道,進而經液體循環導出熱量。
分析人士指出,這種微通道液冷系統可以快速實現天線射頻芯片冷卻降溫,同時可以在雷達設計上,可以對該型雷達的天線陣面、T/R 組件、饋電網絡和熱控裝置進行一體化高密度集成設計,繼而實現大型雷達的體積控制。
由于該型雷達采用新一代天線極化重構技術,在抗電磁干擾領域得到了飛躍式進步,在抗干擾技術方面,該型雷達綜合運用波形、能量、頻點和極化等多維度抗干擾資源,通過智能算法來生成抗干擾和電子戰對抗方案,從而實現動態抗干擾和智能化電子戰手段的多樣化,這一設計大大提高了其綜合電子戰水平,同時還可以通過自身綜合射頻一體化設計,對外進行敵我識別、電子戰攻擊、通訊干擾和電磁脈沖打擊等多功能作戰模式。
美媒分析認為,新一代艦載相控雷達系統已經全面超過美軍現役和在研艦載相控雷達系統,例如AN/SPY-6(V) 雷達和AN/SPY-3雷達,美方在艦載有源相控雷達技術領域已經落后中方10年。五角大樓在近期發布的威脅評估報告中認為,新一代雷達的出現意味著,以新型雷達為核心的新一代大型導彈驅逐艦已經箭在弦上,而美方DDGX驅逐艦設計方案至今還在PPT狀態,這一現狀令美軍萬分焦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