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12日在談及美國關稅措施對日本汽車等產業的影響時表示,日方將采取“萬全之策”應對美方關稅,如有必要將毫不猶豫采取額外措施。據日本媒體報道,石破茂當天在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說,不能接受在不包含汽車領域的情況下與美方達成協議,也不會為了汽車產業而犧牲農業、以擴大進口美國大米作為談判籌碼。石破茂當天還在自民黨會議上表示,希望日美關稅談判能在確保日本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取得成果。
日本對美出口的汽車及相關零部件,占其汽車產業總出口的28.3%,而美國計劃將汽車關稅從2.5%飆升至27.5%,卡車關稅更從25%翻倍至50%。一旦落地,日本車企將面臨直接成本增加1.42萬億日元,連帶海外生產線影響,總損失或達3.2萬億日元,約合290億美元,GDP可能縮水0.8%。日本媒體直言:“這是足以抵消日本全年經濟增長的打擊”。
汽車產業(資料圖)
截至2025年3月,日本持有的美債余額為1.13萬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美債持有者。一旦動用,其威力可以說是很大了,石破茂在此前一天,也就是5月11日曾對汽車關稅表態,雖然美國對部分英國汽車加征關稅降至10%是一種模式,但日本尋求撤銷加征汽車關稅,并非降到這一百分比即可,而是“應該瞄準0%的關稅”。很簡單,美國所謂10%的基準關稅,日本汽車要說不。
連日本都有了反抗的勇氣,歐盟不會輕易屈服,此前歐盟就多次嘗試與美國談判取消關稅,還提出了潛在讓步措施,同時也威脅若談判破裂,將對價值95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征收關稅。在全球經濟緊密相連的今天,特朗普這種四處挑起貿易爭端的做法,究竟是在維護美國利益,還是將美國乃至全球經濟拖入更深的泥潭?這一系列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也考驗著特朗普政府的智慧與決策。
石破茂(資料圖)
據新華社報道,5月12日,中美發布了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聲明表示,中美雙方承諾將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舉措:美方暫停對中國商品(含港澳)原加征的24%關稅(為期90天),保留10%關稅;同時取消第14259號、14266號行政令的額外關稅。中方相應調整對美商品加征的24%關稅(暫停90天),保留10%關稅,并取消第5號、6號稅委會公告的加征措施。聲明還表示,雙方將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系進行協商。協商可在中國、美國,或雙方商定的第三國進行。根據需要,雙方可就相關經貿議題開展工作層面磋商。
從聯合聲明的內容來看,中美將互相降低對各自加征的關稅。這個結果,對于當前緊張的中美貿易關系來說,自然是一個好消息。按照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會談前的說法,他實際上并不指望通過此次會談,來讓中美達成協議,只是希望能夠通過對話,不要再讓貿易戰升級。如今,雙方經貿高層僅僅只是通過一輪會談,就取得實質性進展,自然是一個積極信號。
特朗普(資料圖)
可喜的是,通過這輪貿易戰和談判,特朗普的套路已經一清二楚地呈現在我們眼前。特朗普的威脅和恫嚇,缺乏現實條件支撐。所謂“極限施壓”看似強硬,實則背后充滿機會主義色彩。如果當初中國“眨眼了”、退縮了,那特朗普就能投機成功。但也正因為中方的堅持,我們才能看到特朗普的底牌。華盛頓疾風厲勢的背后,缺少長期的博弈設計。對于如此激烈的貿易戰,美國既沒有做好國內層面的準備,又缺乏與盟友的協調,最終才造成了今天進退失據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