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市橋街德安社區上演了一場溫暖人心的“尋親記”。一名2歲半男孩獨自徘徊在車流不息的東沙路路口,被熱心居民發現后立即護送至居委會。社區干部、居民群眾通過社區居民微信群聯動,僅用半小時便成功將孩子送回母親身邊,展現出現代社區治理中“指尖力量”的溫度與效率。
當日下午15時15分,家住德安社區的居民在東沙路東沙小區路口,發現一名身穿灰黑T恤的小男孩在路上哭泣,身邊無監護人。眼見車輛疾馳而過,熱心居民立即上前牽住孩子:“當時孩子一直哭,小臉嚇得煞白,我趕緊把他抱到路邊。”在詢問孩子家庭住址無果后,熱心居民當機立斷將孩子送至德安社區居委會,并拍下照片發到“德安社區居民群”。
微信群截圖
德安社區社區黨委接到消息后,社區干部迅速啟動應急機制,一邊安撫這位小男孩的情緒,一邊通過社區微信群發布孩子走失的消息,并附上了孩子的照片和相關特征。消息一出,社區微信群瞬間沸騰。居民們紛紛伸出援手,有的主動提出幫忙尋找,有的提供線索。微信群里的每一條信息都傳遞著社區的關愛與溫暖。半個小時后,正在上班的男孩媽媽接到鄰居電話,第一時間從居委會領回孩子。“謝謝你們,謝謝社區的每一位好心人。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原來是孩子趁奶奶在廚房做家務的時候,自己開門走了出去,不懂如何回家。所幸小朋友在小區附近徘徊,才沒造成更嚴重的安全后果。
家長第一時間將孩子領回
“一條微信就是一份守護,每個居民都是社區平安的‘移動平安哨’。”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場愛心接力,不僅讓走失兒童化險為夷,同時也展現了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的實際成效。社區將繼續加強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發動更多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提升整體服務水平。
來源 | 番禺融媒記者雷澍宇
通訊員 | 市橋宣
編輯 | 鄒皓明
校對丨胡普甜
審核 | 孫軼英
簽發丨葉平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