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西瓜細菌性葉斑病
葉片危害癥狀
果實危害癥狀
危害特征
該病發生在葉片、莖蔓和瓜果上,主要在開花座果期至采收盛期發病最重。
苗期染病:子葉上產生水浸狀、褐色病斑。
成株染病:葉片上初期產生水浸狀、褐色病斑,有時葉背面病斑溢出白色菌膿;后擴大為黃褐色多角形病斑,病斑干枯,易開裂。
莖蔓和果實染病:初期出現水漬狀病斑,表面溢出黏液;后龜裂形成潰爛,從外到里擴散,可危及種子。
防治方法
(1)選用無病瓜種或進行種子處理;實行輪作,與禾本科等非瓜果類蔬菜進行2年以上的輪作;清除病殘體,減少病源體;及時排水,注意通風降濕。
(2)發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殺菌劑進行防治:2%春雷霉素液劑500倍液;20%嗎胍·乙酸銅600倍液對水噴霧,連防3-4次。
14、西瓜細菌性軟腐病
危害特征
為害西瓜果實、幼苗、葉片。
葉片染病:呈水浸狀病斑,有黃暈。
果實染病:初期果表面出現暗綠色水浸狀斑點,后擴展為不規則、褐色、凹陷大斑,嚴重時果實龜裂,腐爛。
莖染病:癥狀和果實一樣的,病部以上莖蔓枯萎。
瓜苗染病:葉片干枯,幼苗死亡。
防治方法
(1)選用無病土育苗,實行輪作,與禾本科等非瓜果類蔬菜進行2年以上的輪作;施用充分腐熟有機肥;及時排水,注意通風降濕。
(2)田間發現病株,可及時采用10%苯醚甲環唑微乳劑2000倍液對水噴霧,視病情隔7~10天1次,連續2次。
15、西瓜細菌性果斑病
危害特征
瓜苗染病:沿葉片中脈出現不規則褐色病斑,有的擴展到葉緣,葉背面呈水浸狀。
果實染病:果表面出現數個幾毫米大小灰綠色至暗綠色水浸狀斑點,后迅速擴展成大型不規則斑,變褐或龜裂,果實腐爛,并分泌出黏質琥珀色物質。
瓜蔓不萎蔫,病瓜周圍病葉上出現褐色小斑,病斑通常在葉脈邊緣,有時有黃暈,病斑周圍呈水浸狀。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施用充分腐熟有機肥;采用塑料膜雙層覆蓋栽培方式,注意通風降濕;西瓜膨大后應進行墊瓜,防止爛瓜。
(2)發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殺菌劑進行防治:36%三氯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20%嗎胍·乙酸銅600倍液對水噴霧,連防3-4次
16、西瓜裂瓜
危害特征
多發生在生長后期至采瓜前,常表現為橫向或縱向不規則開裂,有的從花蒂處龜裂。
防治方法
(1)選種抗裂性強的西瓜;西瓜田深耕,促進根系發育,地膜覆蓋保濕;易裂品種適當多留1-2條蔓,結果部分摘除部分葉片;加強水分管理,底水要澆足,坐瓜前適當補澆小水,膨大期澆水要均勻,不可短期澆水驟增或大水漫灌,采收前7天停水.
(2)采用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補施鉀、磷、鈣肥;易裂瓜田地,安排下午摘瓜,可減少裂瓜。
【聲明】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系本平臺并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在24小時內刪除該文章,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