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盒馬無抗雞蛋塌房的消息都刷到了嗎!?
事情起因是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發布了最新一期通告,點出濰坊市盒馬銷售的無抗鮮雞蛋,地美硝唑和甲氧芐啶兩個抗生素殘留超標。
隨后幾天該供應商發布了同批次雞蛋的復檢報告,證明抗生素殘留沒有超標。然而,這份報告因為是商家自行送檢,尚未被市場監管局認可。
圖源:微博
雖然事情到此并沒有定論,但看到新聞的朋友,不論買過沒買過都已經問號一大堆了:
無抗蛋是個啥?
普通雞蛋有抗生素?
到底哪個能吃啊?
圖源:小紅書用戶
近兩年,無抗雞蛋是各類生鮮平臺和商超的主推雞蛋之一,很多時候,消費者也并沒有細究其中的差異,總覺得多了個標簽更安心。
無抗生素殘留的雞蛋,真的這么難做到嗎?
雞蛋有抗生素
主要還是為了給雞治病
首先,雞蛋本身一般是不會被額外加入抗生素的,主要原因還是出在產蛋的雞上。根據浙江省檢驗檢疫研究院的介紹,養殖場給雞喂抗生素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
1. 雞生病了,需要服用藥物進行治病;
2. 養雞的人,害怕雞生病,所以預防性地加了藥物;
3. 雞吃了違規加入抗生素的雞飼料。
有病治病,抗生素作為藥物,正常使用不用怕。一般來說,用過抗生素的雞,不僅要控制藥量,還要在用藥后有一段「休藥期」,給藥物充足時間代謝出去,盡可能確保上市的雞蛋無抗生素殘留。
但如果養殖場不規范用藥、控制不嚴格,或是把休藥期沒結束產的蛋拿去賣,就可能出現抗生素殘留超標。
對抗生素殘留的擔心,也就產生了對應的需求:無抗雞蛋。
無抗雞蛋 vs 普通雞蛋
區別在于飼養過程中有無使用抗生素
「無抗雞蛋」,從字面意義理解,就是沒有抗生素殘留的雞蛋。
看上去很厲害,但告訴大家一個熱知識:合規的普通雞蛋,其實都應該約等于「無抗」。
翻翻咱們的現行國標《GB 31650-2019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和《GB 31650.1-2022 食品中 41 種獸藥最大殘留限量》,對雞蛋的抗生素的種類和限量要求都非常嚴苛,幾乎可以說是按著無殘留的標準來的。
圖注:部分雞蛋的抗生素檢測限量標準[2,3],基本都是非常低的微克級別
這次事件中被通報的地美硝唑,在普通雞蛋的標準中也是不得檢出。如果真的超標,這樣的雞蛋不是不符合「無抗」,而是連普通雞蛋的銷售標準也沒達到。
圖源:GB 31650-2019 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殘留限量查詢 https://31650.foodmate.net/
普通雞蛋的要求已經很嚴格了,那無抗雞蛋又是啥?
無抗雞蛋和普通雞蛋的區別,簡單來說,就是飼養蛋雞過程中能不能喂食抗生素。
普通雞蛋,蛋雞飼養可以合規使用抗生素,但雞蛋檢測時不能有抗生素殘留超標。
無抗雞蛋,飼養全程,包括雞生病都不能使用抗生素,那么雞蛋自然檢測不出抗生素[4]。
圖注:湖北省地方標準 DB42/T 1476-2018 蛋雞無抗養殖技術規范
明確規定不得使用抗生素對雞進行預防或治療
從定義來看,理論上,無抗雞蛋確實是一種更安全的選擇。
但現實顯然沒這么理想,除了少部分弄虛作假的生產商值得被狠狠監管外,無抗雞蛋現階段還有一個問題——
「無抗」標簽目前無明確規范
部分商家開始玩文字游戲
查閱我們國家今年新修訂的《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無抗」這一標簽尚未有明確使用規范[5]。
也就是說,上面提到的「飼養過程不使用抗生素」并無法律法規層面的要求。
哪怕是沒有檢出的抗生素的普通合格雞蛋,部分商家可以利用信息差混淆視聽,標榜自己是「無抗雞蛋」。
消費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平白無故多花了錢。
電商平臺有大量標注無抗的鮮雞蛋
而且,無抗雞蛋的生產技術規范目前也沒有國家標準,只有一些不具備強制性,僅供參考的地方標準。
這意味著,消費者既無法知曉企業是否真的按照標準執行,并且也很難分辨包裝上的「無抗」兩個字到底代表啥。
(例如,「無抗」牌雞蛋也是成立的 )
圖源:地方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如果確實對雞蛋的抗生素殘留有高要求,現階段只能先看第三方認證和檢測報告。
沒有國標做基礎背書,那些真正做到了無抗生產的飼養場,為了突出自己的優勢,基本都是會去找第三方認證機構做認證的。
在 2019 年,國家認證認可行業標準發布《無抗產品認證規范》,允許具有相關資質的第三方認證機構頒發無抗產品認證證書與標識[6],比較知名的機構有 CTI 華測檢測、NSF、CQM、CIQS 中檢科創等。
圖源:網絡
CTI 無抗認證證書及標簽示意
如果你在無抗雞蛋的商品詳情頁或是外包裝上,找不到明確展示的「無抗產品認證」,那可以把它當做普通雞蛋看待。
圖源:網絡
如果想進一步確保可靠性,可以找賣家要求提供該批次雞蛋的抗生素殘留檢測報告。
這里多跟大家提一嘴,無抗雞蛋,以及市面上谷物蛋、初生蛋、七彩蛋等各種「概念蛋」,在風味和一些微量營養素上可能有不同,但主要營養與普通蛋是沒有明顯差異的。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雞蛋,想要買到更安全的產品,大家可以優先選那些有噴碼可溯源、明確標注了生產日期的雞蛋,生產過程會規范得多。
圖源:網絡
理想的未來趨勢
無抗食品不再需要標識
其實,畜牧業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個難以解決的老問題。
早在 2006 年 1 月 1 日,歐盟就禁止在畜牧業飼料中將抗生素用作生長促進劑。
美國包含非盈利性消費者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在內的六大非盈利性機構,從 2015 年起每年都會聯合發布《連鎖反應》報告,對美國餐飲店抗生素使用情況進行評級排名,以達到監督效果[7]。
圖源:《連鎖反應(第五版)》
F 相當于不合格
在中國,這些年靠「無抗標簽」帶動銷量的不止是雞蛋,還有各種雞肉、豬肉和相關制品等,反應出咱們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進一步追求。
國家和相關行業也在積極推進政策,近幾年針對抗生素的使用問題做了大量規范動作。
農業農村部近年減抗文件的簡單梳理
但家禽飼養過程中的疾病、瘟疫控制問題,如何在不用抗生素的情況下更好地被解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理想的未來趨勢是,所有生鮮類產品都能真正做到無抗生素殘留,而不是靠單獨的標準或是三方機構,進行額外約束。
或許等到這時,消費者才能真的放心購買動物食品。
科學審核張譯豐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安全碩士
科學審核沈夏冰
國家注冊營養師
內容策劃ccc
合作請聯系 caiwenwen1@dxy.cn
參考文獻
[1] 浙江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雞蛋里的抗生素從哪里來?.https://www.zaiq.org.cn/contents/51/18251.html
[2]《GB 31650-2019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
[3]《GB 31650.1-2022 食品中41種獸藥最大殘留限量》
[4] 湖北省地方標準 DB42/T 1476-2018 蛋雞無抗養殖技術規范
[5] 市場監管總局令第100號公布 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
[6] 劉向萍.《無抗產品認證規范》啟動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禽業導刊 [J]. 2019.
[7] CHAIN REACTION. ConnPIRG
監制Feidi
封面圖來源網絡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生活研究設為星標哦~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超級實用
請動動手指,點點下面的小愛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