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我們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性直接關系到廣大群眾的健康。近期,所謂的無抗鮮雞蛋含抗生素問題又一次登上熱搜,同時引起了廣泛的公眾討論。無抗蛋、草雞蛋、可生食雞蛋……什么樣的雞蛋更健康安全、有的雞蛋為什么更貴?記者帶著一系列問題采訪了專業人士。
起因:無抗鮮雞蛋檢出抗生素?
日前,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食品安全“你點我檢”專項抽檢情況的通告,共抽檢餐飲食品、豆制品、酒類、糧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水產制品、調味品、飲料12大類99批次食品樣品,其中來自于小町蛋業(山東)有限公司的保潔無抗鮮雞蛋(生產日期/批號:2025/2/17,規格型號:1.59kg(30枚)/盒),地美硝唑和甲氧芐啶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通告顯示,小町蛋業(山東)有限公司生產的保潔無抗鮮雞蛋,地美硝唑15.5μg/kg;甲氧芐啶13.0μg/kg。地美硝唑是硝基咪唑類抗原蟲藥,可用于治療禽組織滴蟲病等。長期大量食用檢出地美硝唑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地美硝唑為允許作治療用,但不得在動物性食品中檢出的獸藥。甲氧芐啶為抗菌增效劑,常與磺胺類藥物一起使用。長期食用甲氧芐啶殘留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41種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1—2022)中規定,甲氧芐啶在家禽的蛋中最大殘留限量值為10μg/kg。
示警:含美硝唑等的雞蛋有哪些風險
地美硝唑是硝基咪唑類抗原蟲藥,可用于治療禽組織滴蟲病等。網上搜索的資料顯示,地美硝唑具有“三致”的危害,即致癌、致畸、致突變,還具有遺傳毒性。長期攝入殘留地美硝唑超標的食物,可能會讓人產生耐藥性,藥在人體蓄積,還可能會引起肝腎功能受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地美硝唑為允許作治療用,但不得在動物性食品中檢出的獸藥。
甲氧芐啶為抗菌增效劑,常與磺胺類藥物一起使用。長期食用甲氧芐啶殘留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41種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1—2022)中規定,甲氧芐啶在家禽的蛋中最大殘留限量值為10μg/kg。
回應:監管部門復檢合格
小町蛋業回應稱,監管部門對同批次產品進行第三方復檢,結果顯示合格。
針對此事, 小町蛋業方面表示,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同批次產品委托第三方機構復檢,復檢結果合格且已出具證明。
天眼查顯示,小町蛋業(山東)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注冊資本300萬元,注冊地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新莊鎮東紙房村。其微信公眾號簡介稱,專注于讓更多人吃上“可生食級別的營養鮮雞蛋”。
應對:消費者如何挑選雞蛋?
記者就目前市場上雞蛋激素殘留、致癌風險、抗生素耐藥性以及消費者如何選購等問題采訪了南京山林印蛋品有限公司的劉總。劉總告訴記者,激素殘留、致癌風險、抗生素耐藥性是每一個蛋企無法回避的問題:一是長期攝入含有激素的雞蛋可能會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導致內分泌失調。二是某些激素殘留物可能具有致癌性,長期攝入可能增加患癌癥的風險。三是非法添加激素的養殖場往往也濫用抗生素,這不僅會導致雞蛋中抗生素殘留,還可能加劇抗生素耐藥性問題。
說到作為企業如何保證對雞蛋品質的管控,劉總介紹說:“首先產蛋期是絕對禁藥的,更多以動保產品(動物保健品不含藥殘)作為替代品。其二蛋企必須具備出廠批次藥殘檢測能力,再有企業擁有蛋品清潔殺菌,裂紋蛋血蛋砂殼蛋等不良蛋品的分級能力。
“一枚好雞蛋的標準是什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劉總說:“很多人覺得草雞蛋就是好雞蛋,其實是不對的。”“草雞蛋不一定是好雞蛋!消費者認為粉殼蛋都是“草雞蛋”也是錯誤觀點。草雞蛋也有白殼、褐殼,而且草雞蛋和好雞蛋可不是劃等號的。蛋殼有土、有雞糞、有雜質的臟雞蛋更不是好雞蛋。人們對草雞蛋的認知大多停留在兒時對蛋殼顏色的記憶,而蛋殼的顏色只取決于下蛋的雞種,雞蛋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土”和“洋”之分,不同的只是養殖方式。”
所以,一枚真正的好雞蛋應該具備:1.精細的養殖管理——保障食品安全;2.科學的飼料配方——凸顯營養價值;3.生態的養殖環境——確保動物健康;4.清潔的集蛋流程——防止次生污染;5.先進的生產設備——實現優品優產。
還有保證蛋品可溯源這一點很重要,蛋品溯源是整個行業一直存在的難題,在很難真正實現每一個雞蛋都能溯源的情況下,盡可能的選擇價格適中,行業龍頭企業的品牌蛋,會比沒有任何信息標識的所謂散裝土雞蛋,草雞蛋更加可靠。
劉總介紹,其實品牌蛋在食安問題上投入是很大的,動保成本,食安體系認證,清潔殺菌都需要投入很多人力物力,消費者不能一味的只追求便宜 。
挑選:不同雞蛋各有長短板
草雞蛋:母雞的飼料不可控,可能含有抗生素等藥物殘留,生食容易引起腹瀉等問題。雖然也含有一定的營養成分,但相對無抗雞蛋來說,營養成分可能稍遜一籌。由于母雞吃的食物中可能含有天然的食物,如小蟲、青草等,產出的蛋風味物質比較豐富,口感層次不一,但可能略帶腥味。適合一般人群食用,但對于敏感人群和兒童來說,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無抗蛋:顧名思義,是一種不含有抗生素成分的雞蛋。它源于一種特殊的飼養方式,通過應用先進的生物酶技術,利用原生態綠色無公害的粗糧及植物性原料來飼養雞只,從而在源頭上杜絕了養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抗生素、獸藥殘留、重金屬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成分超標的問題。無抗蛋不僅符合現代人對健康飲食的追求,更在營養價值和口感上表現出色,因此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生食雞蛋:需經過嚴格的消毒(如紫外線殺菌)和衛生處理,以降低沙門氏菌等致病菌污染風險。普通雞蛋不建議生食,只有標注“可生食”且通過安全檢測的雞蛋才適合生吃。生食雞蛋因殺菌過程可能損失部分熱敏性營養素。營養價值上稍遜一點。可生食期一般為15天,建議孕婦、兒童熟食。
葉黃素蛋:一般在可生食雞蛋的基礎上,對雞飼料進行調整,選用更好的谷物飼料喂養,添加葉黃素、胡蘿卜素等等營養物質,增加雞蛋的風味,同時蛋品的挑選也更為嚴格。
規避:盡量避免購買6種雞蛋
1. 來源不明的雞蛋:購買雞蛋時,應避免來源不明的雞蛋。沒有清晰來源的雞蛋可能來自不合規的養殖場,這些養殖場可能使用了激素和過量的抗生素。
2. 異常便宜的雞蛋:價格異常低廉的雞蛋可能暗示了成本削減的養殖方式,包括非法添加激素以加快生長速度和提高產蛋率。這類雞蛋的安全性值得懷疑。
3. 外觀異常的雞蛋:雞蛋殼極其脆弱或有明顯異常顏色的雞蛋應謹慎選擇。這可能是因為不健康的養殖環境或飼料問題導致的。
4. 有異味的雞蛋:開殼后有明顯異味的雞蛋可能是質量不佳或已變質的標志,長期食用可能對健康有害。
5. 超市或市場未標記品牌的散裝雞蛋:盡量避免購買沒有品牌、來源不清的散裝雞蛋。選擇那些有明確標記,來自可信賴養殖場和品牌的雞蛋。
6. 標記為“加強”激素的雞蛋:雖然大多數國家禁止在養殖過程中使用激素,但仍有一些非法養殖場會使用這類標記來吸引消費者。消費者應警惕這類產品,避免購買和食用。
當然購買雞蛋時,仔細查看包裝標簽,了解雞蛋的生產日期、保質期以及生產商信息也必不可少。
安全:適量食用正確保存
專家表示,即便是高質量的雞蛋,也應適量食用。根據個人健康狀況和營養需求,合理安排飲食,保持均衡攝入各種營養素。
另外雞蛋應存放在冰箱中,以減少細菌滋生的風險。避免將雞蛋放置在冰箱門口,因為那里的溫度變化較大,不利于雞蛋的保存。
為了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雞蛋應徹底烹飪至蛋白和蛋黃完全凝固。避免食用非可生食的生雞蛋或半生不熟的雞蛋制品。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陳哲
校對 潘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