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北京多地突降冰雹,冰雹之大,北京罕見,城市交通受到一定影響。()
隨后,多位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冰雹發生時,北京多個天橋下方,由于前排車輛躲避冰雹停止前行,導致交通堵塞,不少后排車主鳴笛表示不滿。相關話題在網上傳播后,引發熱議。
一場冰雹,砸壞了無數車輛,極端天氣造成的損失,車險能否理賠?當災害臨頭時,趨利避害本是人性的本能反應,但若以損害公共利益的代價追求個體安全,是否顯得過于自私呢?
為躲冰雹停在橋下導致堵車,是否屬于“緊急避險”,還是已經涉嫌違法違規?
若是趕上這樣一場冰雹,你會怎么做?
社交媒體截圖
0 1
北京橋下躲冰雹被堵,后車司機發聲
昨天(5月14日)上午,某短視頻平臺百萬粉絲博主郭先生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冰雹發生時,他也被堵在后方不能前行。郭先生稱:“8點43分到8點55分左右,建國門橋附近有許多車輛被堵。就是因為前車怕被冰雹砸中,停在橋下。直到冰雹結束,車輛才開始前行。”
郭先生表示,東城區并不是受冰雹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下的冰雹也只是小拇指那么大,自己的車沒有受損。
談到前車停滯導致堵塞,郭先生說道:“二環線上不能隨意停車,昨晚所有通道都被堵上了,如果后面有急救車怎么辦?”
事發當日,多段相關視頻在網上傳播,圍繞相關車主的做法,網友展開熱議——
不少網友表示可以理解↓
“下冰雹確實沒辦法開車啊,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也會停下來躲避”
“這應該是緊急避險,可以理解吧”
反對的聲音似乎強烈↓
“前面幾輛車的車主太自私了,后方車輛本來可以早點回家,結果被堵在路上挨冰雹砸”
“極端天氣可以躲避啊,也不能在三環主路上躲啊,要躲就把車開到不礙事的地方去躲”
02
為躲冰雹橋下停車,算“緊急避險”嗎?
為了躲避冰雹而將車輛違停在橋梁下方導致交通嚴重擁堵的情況,前日并非首次出現。從法律視角看待此事,是否有評判依據?
北京市律師協會交通與運輸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魏鎮勝在媒體報道中指出,此類行為已突破法律邊界,這種對他人安全造成危害的行為不應被視作“緊急避險”,其違停阻礙交通的行為也已經違反了交通法規,或將面臨罰款、扣分的處罰。
同時,后方被堵車輛的車主如果因此受到了損失,也可以要求前方堵路車主來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根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五十條的規定,機動車在道路上臨時停車時,應按順行方向,車身右側緊靠道路邊緣,不得超過30厘米,同時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因此,即便是有在路上緊急停車避險的需要,也不能將道路全部堵住。
緊急避險的前提是“合理避險”,不能為了避險而損害他人的權益,這些車主選擇停在主路橋下躲避冰雹,已經造成了交通擁堵,同時也會擴大其他車輛的損失。因此,這種情況下為保護自己的利益,而損害其他人的利益,不構成緊急避險。
這種只顧自己不管別人,又阻礙交通的行為,首先已經違反了交通法規,是一種危險的違停行為,將面臨罰款、扣分的處罰。同時,后方被堵車輛的車主如果因此受到了損失,也可以要求前方堵路車主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03
北京交警:后車車主,可以提供證據舉報!
在極端天氣下,個體避險需求與公共利益如何平衡,考驗著每個車主的社會公德。設身處地地思考,車主愛護自己的汽車可以理解,但也應意識到,自身的每個決策都關乎公共責任。盡管公眾普遍質疑此類"顧己不顧人"的避險方式,但鮮見交管部門實際處罰案例。
極目新聞記者就此事致電北京市東城區交通支隊東單大隊,工作人員表示,這種情況后排車主可以到線下給交警提供證據舉報,相關部門會調取監控核實當時情況,看是否真的對交通造成影響了,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04
北京冰雹過后已受理各險種報案4.56萬件
這次罕見冰雹發生后,很多車主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車被冰雹砸了,保險能否理賠”。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六庭庭長趙銀豪表示,遇到冰雹導致車輛損失的情況,首先需要看車主是否上了保險,“這種保險不是常見的交強險或者商業三者險之類的險種,需購買包含冰雹責任的特定險種。”
在遇到冰雹的情況下,如果車輛投保了車損險,按照合同約定一般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理賠。
常規來說,遇到這種險種的時候,應盡快向保險公司告知情形,以便在保險公司要求下,固定相應的證據,比如拍照、對損失車輛損失情況錄視頻,這樣在后續理賠的過程當中,能有比較有利的條件。
根據最新消息,5月13日,北京市局地出現大風雷雨天氣,并伴有冰雹。據北京金融監管局,截至5月14日17時,北京地區財險機構累計受理各險種報案合計4.56萬件、估損金額3.18億元。其中車險報案4.55萬件、估損金額3.11億元。目前,北京多家保險公司開通了理賠綠色通道,最快一筆理賠案件5分鐘內處理完成。
根據氣象部門預報,明天北京還有一場強對流天氣。預計明天白天云量逐漸增多,傍晚前后至前半夜有雷陣雨,并伴有短時大風,部分地區有冰雹,對明天晚高峰出行有一定影響。
明天冰雹繼續來襲
各位車主會怎么做?
當冰雹與人性在橋洞下相撞
這場關于避險與秩序的爭議
實質是一場現代社會的法治壓力測試
橋下違停避險的困境恰似一面棱鏡
折射出個體生存權與公共通行權的
深層博弈
罕見天氣中
臨時避險和公共權益之間
你會如何選擇?
歡迎留言討論
編 輯 | 馬媛
綜合 | 央視新聞 北京頭條 極目新聞 北京時間 新京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