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股遭遇“至暗時刻”。
根據高盛歐洲醫藥專家Seth James的分析,當前醫藥股的交易表現宛如“ESG時代巔峰時期的能源股——仿佛正在消亡”。
數據顯示,該板塊相對市盈率已降至自全球金融危機復蘇期和新冠疫情高峰期以來的最低水平;相對標普500指數的估值已降至歷史新低,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大折價。
標普醫療保健行業指數基金表現遜于標普大盤,差距為24年來最大。
James指出:
“令人震驚的是,該板塊目前的交易折價甚至超過了過去任何政策不確定性的高峰期?!?br/>
據媒體報道,周一,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項行政命令,以把美國國內藥品價格降至與藥價最低的國家相同的水平。他預計,美國處方藥和藥品價格將因此降低59%至90%。
此舉進一步加劇了醫藥板塊的拋售壓力,使得已經表現不佳的醫藥股在今年的處境更加艱難。
做多機會與政策風險并存
James同時表示,盡管醫藥股的走勢看起來像“正在下落的刀”,但隨著許多醫藥股價接近其交易區間底部,現在可能是“咬緊牙關,增加醫藥股凈頭寸”的時候了。
高盛數據顯示,從市場定位來看,歐盟醫藥板塊多空比率接近5年低點,而美國市場在空頭方面甚至更加極端——這種極端定位通常為反彈奠定基礎。
然而,仍有多重政策不確定性仍繼續籠罩醫藥板塊。
分析指出,除了潛在的關稅政策、特朗普要求高價處方藥必須“對齊”降價的計劃之外,美國CMS(醫療保險與醫療補助服務中心)最新指導草案新增關于固定組合的段落,也引發了投資者擔憂某些原為靜脈注射藥物的皮下注射劑型可能比預期更早納入IRA價格談判。
高盛分析師Asad Haider指出,上述因素盡管可能最終成為"大妥協"的一部分,但目前仍是壓制整個行業的陰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