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夏夜。
央視主持人沈旭華,剛剛從北京回到老家杭州。好久沒見老朋友了,她特意選了本地有名的張生記酒樓,點了家鄉菜,坐在二樓靠窗的“九里松”包間。
大家開懷暢談,說著近況,也說著她最近在《夕陽紅》上的風頭。
有人打趣:“你可是倪萍的接班人,央視的臺柱子了?!?/p>
她只是笑,眼里卻掩不住那股光。她說自己沒什么,只是比別人多堅持了一點、多努力了一點。
這頓飯,從頭到尾不過兩個小時。但她只吃了一半,就站起身說:“我媽打電話了,我出去接一下?!?/p>
那是她母親打來的電話,她輕聲接著,走向走廊盡頭那扇門。
沒人注意她離開的背影。更沒人知道,這扇門后不是樓梯間,而是未完工的黑洞。
她進去之后,便再也沒能出來。
40分鐘后,她被發現躺在血泊中。那年,她才33歲。
一個人、一扇門、一次電話,葬送了一個原本大好的人生。
一、出身書香之家,從小就是臺上“明星”
沈旭華出生于1969年,家在杭州,父母是高校老師,家教極嚴。
她從小成績就好,性格文靜,話不多,卻特別喜歡聽廣播、看新聞,尤其喜歡模仿電視里播音員的語氣與姿勢。
小小年紀,家里電視一開,她就坐得筆直,跟著新聞聯播一字一句念稿,父母忍不住笑她:“你這小架勢還真有點模樣?!?/p>
學校里,她更是老師們的寵兒。各種活動、比賽,主持人幾乎非她莫屬。站上講臺,她從不怯場,越說越自信。
到了高考那年,她一門心思報考浙江傳媒學院的播音主持專業。
父母本來想讓她走穩定路線,當老師。但看到她這么堅定,只好點頭支持。
她如愿考上了,成了全家人的驕傲。
二、別人玩樂她練聲,大學四年全用來打基礎
進了大學,她沒有松懈。
別人去看電影,她在練臺詞;別人熬夜打游戲,她熬夜背稿。
有一次,她為了一個主持比賽連排三晚通宵,聲音啞了也不肯停。
她說:“不想做普通人,就得做別人不愿做的事。”
畢業那年,她被余杭電視臺直接錄取,成了播音員。
沒過兩年,又被提拔去杭州市廣播電視局,正式拿到“一級播音員”的資格。這在地方電視圈里,是頂尖水平了。
可她的心不在地方臺,她想上更大的舞臺。
那時,她的宿舍里貼著央視主持人倪萍的照片,她常說:“總有一天,我要站在央視的舞臺上?!?/p>
機會很快來了。
三、央視大賽“神仙打架”,她不怯場,直接拿下入場券
2000年,央視主辦第三屆主持人大賽,全國海選。
參賽者中有撒貝寧、沈冰、劉芳菲,個個是精英。沈旭華也報名了。
那幾天,她一個人住在北京最便宜的旅館,每天練聲、練臺詞、改稿子,幾乎不出門。
一場又一場比賽,她憑借扎實功底和沉穩風格,進入全國前50名。
雖然沒拿金獎,但她的表現被央視《夕陽紅》欄目組注意到。
很快,她就收到了來自央視的正式邀請函。
那一刻,她激動得一夜沒睡。這封信,等了十年。
她提著行李只身北上,開始了在央視的新生活。
四、《夕陽紅》出圈,她成了中老年觀眾的“知心人”
到北京后,沈旭華被分到《夕陽紅》節目組。
這檔節目以關注老年群體為主,內容樸實,風格沉穩。她的氣質與節目高度契合。
主持期間,她沒有刻意賣弄情緒,也不煽情,句句實在,聲聲溫柔。
觀眾聽著她講故事,就像聽鄰家女兒在絮叨。
節目播出沒多久,收視率直線上升,全國各地的老年觀眾寄來信件、照片,有的還專程到央視門口“蹲她”。
沈旭華卻沒變,依舊早來晚走,節目單字稿親自過一遍,從不假手他人。
她說:“站在央視,不允許糊弄?!?/p>
同事們都說她是“能拼”,其實她只是太清楚,這舞臺上,每一秒鐘都是用一生換來的。
五、情感純粹,婚姻幸福,是個用盡溫柔的人
成名之后,她也遇到了愛情。
她的丈夫喻建華,從事建筑管理工作,低調穩重。兩人相識于朋友聚會,彼此一見如故。
沈旭華喜歡他的包容,他欣賞她的專注。
戀愛兩年后結婚。
婚后第二年,兩人迎來了小生命。孩子取小名叫“小播陽”,寓意陽光、自信、播報未來。
家里一片歡聲笑語。央視的工作再忙,她也盡量抽時間陪孩子。
她曾說:“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長大后看到我主持的節目,能驕傲地說一句‘那是我媽媽。’”
生活本可以這樣幸福下去。
但命運從來不會提前打招呼。
六、40分鐘離席,卻是一場猝不及防的訣別
2002年8月1日,沈旭華回杭州小住。
當天晚上,她約朋友在張生記酒樓聚餐,包間叫“九里松”,在二樓的盡頭。
大家正聊得興起時,沈旭華接到母親的電話。
包間太吵,她站起身邊接電話邊走出去,順手推開一扇木門。
她沒多想,以為那是樓梯間。
可里面一片漆黑,沒有燈,也沒有任何防護欄。
那其實是一個正在施工的消防通道,門外沒貼警示,門內無欄桿。
她一腳踏空,從約4米高的樓梯口跌落,頭部重創。當場昏迷。
而她的朋友,還在包間里等她回來。
直到40分鐘后,一個搬運裝修材料的工人發現她,急忙叫人送醫。
但已經太晚。
沈旭華被送進醫院,連夜搶救,昏迷19天,最終搶救無效,于8月20日晚離世。
年僅33歲。
七、一場不該發生的悲劇,一場漫長的追責
家人悲痛欲絕。
丈夫喻建華憤怒提起訴訟,將飯店、大廈、施工方告上法庭。
法院調查后判定:飯店和大廈各承擔50%責任,賠償共計38萬余元。
但家屬明白,再多的賠償,也換不回那個笑著站在舞臺上的人。
沈母至今仍自責:“要是那晚我沒打那個電話呢?”
她的孩子,在葬禮上對著遺像說:“媽媽去找觀音了,我也想去找她?!?/p>
這些話,說出來就是刀子。
八、她走了,留下一個溫暖的背影,也留下一個警醒的提醒
21年過去了,她的兒子長大了,父母白了頭。
可他們心里,始終留著一個叫沈旭華的名字。
她曾是《夕陽紅》最穩的主持人,是千萬觀眾心中“最暖的女兒”。
她的離去,不是自然災害,而是一場原本可以避免的意外。
門沒鎖,燈沒裝,提醒牌沒掛,一切疏忽,最終釀成慘劇。
她用命,提醒了這個社會:
安全,不該靠運氣。謹慎,不能靠經驗。凡事多留一個心眼,也許就能多留住一個人。
她的故事,不只是痛惜,更該成為警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