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宣德年間,江南有座小鎮,因毗鄰運河,往來商船如織,沿街綢緞莊、茶樓酒肆林立,市列珠璣競豪奢。
鎮東頭的江家,靠著三代人經營綢緞生意,成了當地首屈一指的富戶。
江家有獨女名叫月眠,年方二八,生得肌膚勝雪,眉眼含情,恰似畫中走出的絕世美女。
江月眠自小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親花重金請來先生,教她讀書寫字、詩詞歌賦;母親則親自指點她女紅,內務……到了及笄之年,他已是鎮上才貌雙全的姑娘。
江月眠有個愛好,便是讀話本小說,一得空就歪在繡榻上,閱讀《西廂記》《牡丹亭》等才子佳人的故事,看到動情處,滿臉緋紅。讀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愛情悲劇時,又免不了掩卷長嘆。
才貌雙全、家境又好的江月眠,自然是不少男子的愛慕對象,只是每當有媒婆領著公子上門提親,江月眠不是嫌人家舉止粗俗,就是覺得談吐無趣,最后都一一拒絕了。
父母操心她的人生大事,可她卻語重心長的說:“女兒想要的,是能與我吟詩作對、心意相通的郎君。” 她對母親撒嬌,“就像書里寫的那樣,女兒想以文會友,情定終身。”
江父江母拗不過掌上明珠,只得應允:“既然如此,那就辦!就來一場對聯招親,看哪家小子能入月兒的眼!”
江家將相關消息宣布后,小鎮都沸騰了,一些符合條件的男子更是摩拳擦掌,就想著屆時擊敗競爭者,贏得佳人青睞。
招親那日江家門前張燈結彩,鼓樂喧天。江月眠身著桃紅繡金線褙子,外披月白云錦斗篷,款步踏上彩臺時,發間點翠鳳釵顫巍巍地晃著,臺下頓時響起一片抽氣聲——真乃天仙下凡,能夠一親芳澤,哪怕死了也心甘。
江月眠盈盈一拜,聲音清脆如黃鶯:“小女子才疏學淺,今日以文會友,還望各位公子賜教。” 臺下不少公子哥挺直腰板,恨不得立刻展示才華。
比試開始后,才子們輪番上陣。有人出上聯 “春風拂柳千絲綠”,江月眠輕笑一聲:“夏雨澆荷萬點紅。” 有人說“風拂柳絲,月照花影。”江月眠指尖輕叩案幾:“墨染詩箋,香盈筆硯” ……
幾個自詡才高的書生,本想難住她,卻被她三言兩語化解,只能退下。日頭偏西時已淘汰了大半人。
經過這么長時間切磋,江月眠對臺下眾人才華有了大致的了解,于是輪到她出題時,深吸一口氣念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
這看似平常的上聯暗藏女兒家的心事 —— 她渴望與心上人朝朝暮暮相守,在歲月的長河里進進出出攜手相伴。
臺下對此眾人一籌莫展時,一位身著素色長衫、身姿挺拔,眉眼清朗的書生撥開人群,拱手行禮:“小生不才,愿對‘日日夜夜,來來往往’。”
“日日夜夜,對應朝朝暮暮,都是時光流轉;來來往往,恰似進進出出,暗含相伴同行之意。小生斗膽,愿與小姐攜手,在這人間煙火里,共度歲歲年年。”
這番話直白又真摯,江月眠只覺臉頰滾燙,心 “咚咚” 直跳。
“這便是我要等的人。”她慌亂中抬眼望去,正撞上書生溫柔的目光,急忙低下頭,臉上頓時布滿紅霞。
招親大會散場后,江月眠邀書生到后花園一敘,兩人坐在九曲回廊上,從詩歌歌賦談到人生理想,越聊越投機,越聽越歡喜,只恨相見太晚。
三個月后,江家張燈結彩。洞房花燭夜,檐下銅鈴輕響,月光斜斜掠過窗欞,將這對緊緊擁抱在一起的璧人影子,映在窗紙上,恰似那平仄相對、對仗工整聯語,情意綿長。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