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去過軍工單位的,像綿陽的九院,成飛,武漢的四院,航天二院,西安中兵旗下的研究所,中國電科下面的幾個所,還有中船的單位都去過,除此之外和中科院的幾個研究所都有接觸。接觸越多就越能發現中國軍事其實領先美國。
中國的軍工是一個體系,非常龐大,有競爭,更有合作,涉及的單位和人員非常多。比如說國家需要研制一個武器,內部招標,ABC都參加競標,這是總包,B中標之后就找二級分包,再往下找找材料和零件。一個武器從研發到生產,可能涉及上萬人,除了總體單位以外,其他人并不知道零件是干嘛用的,當然,時間久了可能會知道一些。
一個項目涉及的合作單位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兄弟單位,中科院,大學。比如說浙江大學,它的幾個學院都是國家二級保密單位,承擔了很多保密項目,華中科大也是,很多地方上名不見經傳的大學都參與過軍工項目,像長春理工大學這種在大學排行榜中100名開外的大學其實也參與了軍工項目。
為什么我總說美軍是紙老虎,因為我親眼見過中國軍工科研人員的工作強度和整個體系的規模有多么龐大。
一個裝備的落地居然要那么多單位和科研人員的配合,那些科研人員還都是畢業于中國排名前幾十名的大學,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他們其實也挺辛苦,有些人在西北靶場一待就是一兩個月,很多單位不能帶手機,上班之后就接不到電話,我白天給他們發信息,晚上10點給我回電話說剛下班,周末也多是在加班。
有句話叫“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國家”,這句話只有接觸到比較核心的軍工單位才能體會。
就這種工作強度,一個月工資一萬出頭,美國科研人員能做到這一點嗎?電視上播放的間諜案,主犯有時候為了幾十萬就能出賣國家機密信息,有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科研人員的收入和他們的工作強度確實不匹配,更重要的是他們大學畢業之后就進入研究所,對社會很多套路都不了解,一旦被下套就很麻煩。
中國科研規模非常龐大,協同度很高,美國根本做不到,我們熟知的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要是放在中國,根本沒有競爭力,只是因為它有歷史底蘊,能夠吃老本而已,但是老本總有吃光的時候。
中國的軍工實力其實是世界獨一檔的,武器全,各武器能夠協同,漏洞少。西方人之前沒有發現這個問題,那是因為他們見識少,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們外行人不曉得中國武器的厲害是正常的,這是我們知識的盲區,但是他們內行人如果也不知道,那就是無知。
全世界最先知道中國武器厲害的就是美國和俄羅斯,因為很多東西他們軍工企業見過,或者測試過但沒成功,所以美國軍事力量逐漸從中國周邊撤離,真的是害怕。舉個簡單的例子,嫦娥登月這件事情的難度有多大恐怕只有美國和俄羅斯知道,其他國家的人想不到難點在哪里,不知道困難有多大,反過來,只有航天五院才真正知道美國曾經的登月是真是假。
美國現在沒有造船業了,所以美國海軍設計的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就有問題,設計師想把很多先進東西都裝進去,結果造不出來,最后各種問題爆發,導致朱姆沃爾特成了一個玩具,新航母,新潛艇遲遲無法出來也是如此原因。
這次巴基斯坦用中國體系把印度打懵了,美國人不出聲,法國人覺得丟面子,這就是法國人沒見過,法國雖然是聯合國五常,雖然軍工發達,但是不成體系,一開始也沒有理解中國武器的厲害,現在明白了也沒用,因為沒辦法改變。法國的工業規模不足以讓他們理解中國軍工的厲害之處。
我們現在覺得美國是缺乏稀土,搞不出氮化鎵雷達,所以美軍的飛機生產數量銳減,其實根源問題還是在規模上。美國的工業規模不夠大,所以沒有辦法生產氮化鎵,也沒辦法繼續往后研發。現在造五代機已經很吃力,后面六代機七代機可能永遠都停留在PPT上,難點不僅僅是氮化鎵了。
技術越往后發展,越需要更加龐大的工業規模,三代機一大堆玩家,四代機就少很多,五代機只有中美俄,俄羅斯還不成熟,六代機只有中國,七代機可能中國單獨造也會吃力。大部分軍事裝備對中美以外的國家來說可能都是奢望,比如預警機,大型運輸機,電子戰飛機,高超音速導彈,航母。大部分國家只能造一兩個,不能全部造。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中國軍工要吊打世界,越往后,把美國丟得越遠,而且美國根本不可能跟上。美國想要追上中國的步伐,先湊夠幾十萬高考數學分數在120分以上的科研人員再說,這還只是起步條件,連這個條件都達不到,不投降就坐等挨打。
巴基斯坦用殲10虐殺印度,讓成飛的股票暴漲,但是我感覺很難讓業績大增,因為成飛賣給空軍的飛機不可能有很高的利潤,這是國家體制決定的。如果成飛能夠像美國洛克希德馬丁一樣是私營企業,完全可以把飛機價格提高50%,然后成飛的科研人員收入暴漲,最終納稅錢買單。
要想業績暴漲,繞不開出口,昨天特朗普跑到沙特,沙特王儲給他送上了1400億美元的軍購大單,洛克希德馬丁的凈利潤率是9%,沙特這個訂單肯定不止這個數,我們就用15%計算,也就是210億美元的凈利潤,換算成人民幣是1512億,2024年中國軍工所有上市企業的總利潤是217億,也就是說沙特送給美國人的這一筆單子就夠中國軍工上市公司辛苦7年半。
馬無夜草不肥,軍工沒有傻大戶也不行。
但是要想出口,僅僅靠印巴這次空戰是不夠的,歐美會說這是孤例,可以把問題推給印度飛行員,所以需要再來一次,兩次,三次,要把西方打得心服口服,信心打崩潰。
沒打一次,武器價格就會溢價一次,殲10贏一次,價格就漲1000萬美元,再贏一次,再漲1000萬美元,價格就要在打仗中走高。
不但武器價格走高,中國所有商品的價格都會走高。
前幾天央行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中指出要讓物價和貨幣供應量相匹配,直白的說就是現在物價太低,要想辦法提高物價,提升CPI。
這不是第一次提出,去年就多次提出類似的說法,但是過了這么久,效果并不明顯,這說明之前的方向不太對,所以總是起不到效果。
要對癥下藥,換個思路,如果把主要工作方向從刺激內需轉變成刺激外需呢?
比如說沙特,它給美國人送錢,不是因為美國武器多厲害,也不是美國AI多厲害,而是因為安全受到威脅,需要美國保護。既然如此,我們大膽給他保護如何?
再比如說美國,特朗普在關稅戰之后下令全球范圍封殺華為昇騰,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徹底封殺蘋果?如果按照美國封殺華為的標準來執行,蘋果會立刻死亡,就算給蘋果5年時間,它也造不出100%非中國制造的手機出來。
96年臺海危機的時候我們忍辱負重,那是軍事實力不行,現在軍事實力沒問題了,其實該為經濟做貢獻了。
只要我們在軍事上不輸美國,那經濟反制完全可以更加兇狠。不要被動接招,特朗普打關稅我們就打關稅,這不好。
最近中歐經貿談判又重啟了,這是歐洲反抗特朗普關稅霸權的一個手段,是歐洲人拿我們當工具。只要特朗普給歐洲人一點甜頭,那幫鱉孫馬上向美國投降。
其實中歐談判談的好還好,如果再談不好,給歐洲人下最后通牒,如果對中國的限制措施三個月不取消,直接開放所有武器對俄羅斯的銷售渠道。
歐洲人不是還有幻想嗎,那好,直接一點,打掉歐洲人的所有幻想,讓他們理解我們不是一直這么儒雅,一直等待,一直給他們機會。
世界多極化是我們追求的表面目標,所以才一再對歐洲忍讓,對印度縱容。如果真的世界多極化了,那中國商品在世界范圍內會更加受迫。我們需要的是字面上的多極化,而不是真的多極化,真的多極化,每個國家都像印度那樣,我們反而不好辦了。
小人畏威不畏德,世界那么多國家,能做到這一點的不多,如果每個國家都像日本,反而好辦,日本人敬佩強者,欺凌弱者,真的比它強,它會臣服。但是大部分國家像印度和韓國那樣無知狂妄,而且越小越是夜郎自大,像立陶宛,捷克,蒙古,巴拉圭,國家實力孱弱還不服,總想搞點事情刺激我們,整天妖魔化我們。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國家,有幾分顏色就想開染坊,非洲好些國家被歐美媒體稍微一忽悠,就放棄和我們多年建立的友誼,他們發現錯誤,亡羊補牢,可是再過一些年又是重蹈覆轍。
中國外交在和反復無常的小人周旋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些小人一是無知,不知道中美實力已經反轉;二是無畏,知道即使和我們翻臉,我們也不會打他;三是貪婪,總是獅子大張口,哪怕之前賣了資源,后來資源漲價又想反悔。
中國向來不干涉別國內政,這是外交國策,但是我們可以徹底放開對外軍售,有些國家愿意把它的全部交給我們,我們就徹底武裝它,不用藏著掖著,比如埃及,直接幫它組建中國一樣的合成旅,把它打造成中東的武裝力量第一名。武裝塞爾維亞,支持它把科索沃徹底收回。伊朗想要什么就賣給它什么,只要不用我們出人就行了。
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我們把韁繩放開,讓那些有想法,愿意臣服于我們的地區強國崛起,充當我們的鷹犬,改變世界權力格局,全球經濟蛋糕重新分配,對我們來說不是壞事。
現在國內所有的經濟問題都可以通過對外擴張得到解決,現在的中國就好比一個20多歲的年輕壯小伙,渾身是勁無處施展,導致滿臉青春痘,火氣大。
與其做無效的安撫,不如給他們指一條明路,在徹底放開金融之前,還不如徹底放開武裝其他國家的限制,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軍工的強大,隨后接受中國的領導,接受中國制造。
美國愿意和我們對抗,那就對抗吧,把對抗弄的激烈一點,中國制造可以滿足那些有想法國家的所有要求。
結束
請關注并點贊+在看。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我創作路上的動力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由荊棘阿甘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