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腿屈膝,大腿帶動小腿向前收攏,腳尖勾起,準備翻腳,蹬腿,注意保持身體平衡。”這是宜春市宜豐縣公安局石市派出所在自建露天游泳池旁維護現場教學的場景。
宜豐縣石市鎮境內河溪、山塘、水庫眾多,錦江河橫貫全鎮。夏季高溫來臨,防溺水成為石市派出所民警的重要工作之一。石市派出所充分結合水城分布特點,通過多種方式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
露天泳池建起來
農村地區“旱鴨子”學生更為普遍,而且大部分是留守兒童,而防溺水不是生搬硬套的隔離水源。2024年以來,石市派出所協同有關部門利用石崖灘寧家組一處安全區域,籌集資金打造約5000平方米的露天游泳池,供適齡學生學習游泳,并聘請教練員為他們培訓。民警通過上門走訪、在警民聯系群發布消息等方式,讓全鎮中小學生積極參與。
“我們以‘水花行動’為契機,打造露天游泳池,聘請專業教練培訓,在‘防’的同時突出‘治’,從源頭控制溺水事故發生。”石市派出所所長任新昌介紹道。民警每日到現場,既當安全員又當防溺水知識普及員,還通過隨機抽獎問答宣傳防溺水知識,讓孩子們“會水”也會防溺水。截至4月底,已有200多名學生分批參與活動。
移動喇叭響起來
“大家游泳要到正規的游泳館,千萬不能貪圖一時的涼爽,讓自己和家人身處險境!”進入5月以來,民警在易發生溺水事故的重點區域,用喇叭循環播放防溺水宣傳音頻,提醒涉水群眾遠離水域。同時,針對重點時段加大巡邏頻次,及時勸離玩水、游泳人員,勸導群眾抵制涉水危險行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
自防溺水工作開展以來,石市派出所民警每天在沿河近水地帶向群眾宣傳防溺水知識,將“水花行動”落到實處。“聽了小喇叭的宣傳,我們都增強了安全意識,也會時刻注意小孩子的行為,防止他們去河道、山塘、水庫玩耍。”石市鎮村民盧大哥說。
防范課程上起來
“同學們,遭遇溺水時,一定要冷靜,將頭向后仰,雙手不要舉過頭頂,而是貼近身體及水面慢慢向后伸,四肢展開保持放松……”近日,民(輔)警在防溺水安全講堂上傳授防溺水自救方法。
夏季溺水事故進入易發、高發階段,民(輔)警深入村組開展防溺水安全講堂,圍繞溺水自救與施救、辨別危險水域、“六不準”等方面進行生動講解,增強群眾的防溺水意識,掌握自救、施救方法,并結合溺水案例引導現場群眾吸取教訓,構筑起堅固的防溺水安全屏障。
此外,石市派出所還聯合當地政府、學校及網格員深入推動防溺水教育工作的開展,民(輔)警充分利用治安“三張圖”平臺極梳理重點區域,加大巡邏力度,將中小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確定為重點對象,對易戲水河岸等重點區域開展全方位、滾動式排查,切實防止溺水事故發生。
近日要覽
審 核:李彤華
值班編輯:劉 剛
稿件來源:江西公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