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風憑借自然治愈的質感,成為當下最火的裝修風格之一。但很多人裝完卻發現:不是像 "出租屋",就是顯臟顯亂,問題出在哪?關鍵細節沒把控好!
今天分享 7 個黃金法則,幫你精準拿捏原木風的 "高級感"。
一、墻面:暖白基調,拒絕冷色踩雷
核心原則:墻面是空間的 "背景板",決定整體氛圍走向。
- 顏色選擇
- 首選奶白色(如多樂士 A425)、淺米色(立邦 NN0020-4),明度控制在 60-70,暖調基底能增強木材的溫潤感;
- 慎選冷白色(如純白、藍調白),會與原木色形成 "割裂感",顯生硬。
- 工藝細節
- 墻面做弧形陽角處理,替代直角線條,增加柔和感;
- 全屋通刷乳膠漆,避免復雜造型(如護墻板),保持視覺簡潔。
二、地面:木紋肌理,拒絕亮面反光
材質優先級:原木風地面需強化 "自然質感",規避現代感元素。
- 首選方案
- 柔光木紋磚(如馬可波羅 1571AS):仿實木紋理,耐磨性優于地板,適合地暖地區;
- SPC 鎖扣地板:環保防水,選 "人字拼 / 魚骨拼" 鋪貼,增加空間層次感。
- 避雷清單
- 深色亮面磚(如黑色大理石):反光強,與原木風的 "啞光基調" 沖突;
- 大面積水泥自流平:工業風過重,破壞溫馨感。
三、柜體:輕硬裝,重配色
配色公式:柜體 = 80% 淺色 + 20% 木色,拒絕 "深色壓頂"。
- 門板選擇
- 柜門選啞光 PET 膚感板(米白色 / 淺灰色),搭配櫻桃木 / 白蠟木色柜體,拉手選嵌入式或反彈器,實現 "無拉手極簡";
- 餐邊柜、衣柜可做局部玻璃柜(長虹玻璃 / 磨砂玻璃),增加通透感,避免全封閉柜體顯壓抑。
- 埡口設計
- 取消傳統門套,改用圓弧埡口(半徑 15-20cm),用石膏板 + 膩子現場澆筑,刷與墻面同色乳膠漆,弱化空間邊界。
四、燈具:柔光漫射,拒絕直射強光
燈具選型邏輯:營造 "溫柔包裹感",避免刺眼光源。
- 必入清單
- 云朵吸頂燈:硅膠材質 + 暖光(色溫 3000K),適合臥室、客廳,光線均勻不刺眼;
- 鈴蘭吊燈:玻璃 + 金屬材質,吊裝在餐桌上方,光斑如花瓣散落,氛圍感拉滿;
- 藤編壁燈:安裝在床頭 / 玄關,天然材質與原木風完美呼應。
- 避雷要點
- 拒絕水晶燈、金屬射燈:現代感過強,破壞自然基調;
- 全屋主燈功率≤100W,輔以臺燈、落地燈做局部補光。
五、家具:圓潤造型,拒絕棱棱角角
選品關鍵詞:"軟乎乎"" 輕體量 ",避免笨重家具壓空間。
- 沙發首選
- 豆腐塊沙發(羽絨填充):淺灰色 / 米白色,搭配原木茶幾(如櫻桃木矮桌);
- 云朵沙發(弧形設計):坐深≥65cm,適合慵懶癱坐,選科技布材質易清潔。
- 餐桌建議
- 圓形 / 橢圓形實木餐桌(直徑 1.2-1.4m),搭配藤編餐椅,避免直角餐桌的 "冰冷感"。
六、裝飾畫:低飽和,重意境
掛畫法則:作為空間 "點睛之筆",需與整體色調和諧。
- 選題方向
- 抽象肌理畫(如莫蘭迪色系色塊):選亞麻畫布,裝裱窄邊木質畫框;
- 植物寫生畫:蕨類、尤加利等綠植主題,尺寸控制在 60×80cm 以內,避免過大搶鏡。
- 懸掛技巧
- 采用 "分散式掛法",3-4 幅小畫組合(間距 10-15cm),掛于沙發背景墻 / 餐廳墻面;
- 畫框顏色選淺木色 / 黑色,拒絕金色、銀色邊框。
七、細節控加分項
- 窗簾選擇:奶油色紗簾 + 淺灰棉麻簾,紗簾透光不透人,白天營造 "柔光濾鏡";
- 綠植搭配:琴葉榕、龜背竹、春羽等大葉植物,擺放在角落或電視柜旁,強化自然氛圍;
- 小物點綴:藤編收納筐、木質托盤、陶瓷花瓶(粗陶質感),細節處提升整體質感。
原木風的靈魂是 "自然感"
裝修時記住:少用金屬、玻璃等現代材質,多用棉麻、藤編、實木等天然材料;顏色控制在 3-4 種主色調,避免雜亂。遵循這 7 個細節,就能裝出既溫馨又高級的原木風家,拒絕 "網紅感",讓居住體驗經得起時間考驗。
互動話題:你家裝修踩過哪些 "風格翻車" 坑?評論區分享經驗,幫新手避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