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河南小麥已經進入最后灌漿期,奪取豐收還要過干熱風這最后一關。河南各地積極應對,減輕干熱風危害。
干熱風是小麥生長后期常發的氣象災害,主要是溫度突然升高、田間濕度低并伴有一定風力,使小麥在短時間內失去水分平衡,嚴重時可造成小麥大面積干枯逼熟死亡,降低產量。 根據河南省氣象局、農業農村廳聯合發布的小麥干熱風災害風險預警,安陽、濮陽、鶴壁、焦作、鄭州為干熱風高風險區。目前,18個小麥專家組和農業技術人員已趕赴一線指導。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高級農藝師 蔣向:(河南)北部中北部一些高風險地區及時提醒讓他們做好防范應對,并制定了防范干熱風的技術明白紙,通過媒體網絡廣泛宣傳指導農民群眾,及早落實防范干熱風的應對措施。
預防干熱風重點是澆水和“一噴三防”。記者來到滑縣了解到,這里的小麥已利用分布在全縣的4.5萬口機井,澆水3遍以上,目前長勢良好,病蟲害發生總體較輕,抗干熱風能力較強。
總臺央視記者 邵海成:我現在是在河南省的滑縣,今年這里的小麥的種植面積達到180多萬畝,大家跟著我看一下麥田的土壤的含水量情況,能明顯地感覺到土壤的這種濕度也很容易捏成團,這樣的土壤的含水量應該在60%以上,能有效防范干熱風的發生,保證小麥的正常成熟。
滑縣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 陳一品:滑縣全縣有機井4.5萬眼左右,平均40到50畝一眼井,5天左右能夠澆灌一遍,完全能滿足小麥用水需求。
4月底以來,滑縣已利用中央財政資金899萬元、當地“一噴三防”項目結余資金、農業防災救災資金及縣財政配套資金640多萬元,開展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
目前,河南省已實施“一噴三防”2300多萬畝,目前仍在抓緊推進,提高灌漿速率,延長灌漿時間,增加產量。4月以來,累計抗旱澆灌面積1.14億畝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