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就要熟啦,快來吃啊!”中午十二點,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嘉定中學的校園香氣四溢。學生們圍在六年級學生的攤位前,分享著熱氣騰騰的生煎饅頭,甚至有學生“上手”體驗制作過程。原來,這個班級通過“小小點心師”特色活動,不僅讓學生了解小楊生煎從配料到制作的全流程工藝,還以此為契機,打通了學校與家庭溝通的場域。
這樣鮮活的一幕,在近日第六屆“嘉溫昆太”家校合作交流會暨嘉定區家校社協同育人展示活動中生動上演。此次活動以“幸福有嘉方·攜手育未來”為主題,通過資源共享、經驗交流等方式,共同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創新路徑。
記者獲悉,自2019年首屆“嘉溫昆太”交流會舉辦以來,嘉定、溫州、昆山、太倉四地攜手共繪“家校社政同心圓”,通過資源共享、經驗交流等方式,推動區域協同育人工作不斷深化。當天,四地家校社協同育人數字資源共享清單正式發布。清單第一季共100門課程,覆蓋全學段、全場景,精準回應家校社協同育人需求,形成“課程共建、經驗共享、難題共解”的育人新格局。
古猗園、南翔消防中隊、國家會展中心地鐵站……在上師嘉高,各式特色的社會實踐展示的背后,是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嘉定中學采取的“一班一品”家校社協同育人模式。據校長陸正芳介紹,學校充分挖掘家長和社會資源,鼓勵學生們擁有豐富的實踐體驗。“孩子們走出課堂,在豐富場景化學習體驗中,對未來的志向有更深理解。”
近年來,嘉定區共建成42所“上海市家庭教育工作示范校”、46所區“十四五”家庭教育示范校、40所區“十四五”家庭教育特色校。家長委員會形成“區、校、年級、班級”四級管理體制,各中小學、幼兒園實現家長學校100%全覆蓋,并開展各級各類家庭教育指導項目百余個。“嘉師有約”家庭教育品牌、中小學校外教育實踐基地等教育講堂也不斷發力,凝聚家校社合力育人力量。
當天,嘉定區“教聯體”工作機制也正式形成。嘉定將以“教聯體”為樞紐,聯動區內各個委辦局、街鎮、在嘉高校、科研院所,推動教育資源精準下沉,加深構建家校社共育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