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于婷 楊濤
5月過半,和夏天一起到來的,還有成都大街小巷的“夢幻紫”。受氣溫影響,今年成都的藍花楹比往年“遲到”了一些,但看到滿城的“絕絕紫”,大家就顧不上抱怨,開啟了拍拍拍的“打卡”模式。
在位于成都武侯區的晉陽路上,沿著鐵路邊,約3公里的道路兩側,藍花楹已陸續綻放,淡紫色的花朵在陽光下搖曳生姿。不少市民游客也專門到此處拍照,等待火車經過時,迅速按下快門,來一張季節感十足的火車與藍花楹的合照。
四川大學望江校區,此處的藍花楹樹比路邊的似乎多了份古樸清麗,花朵形態精巧,顏色從淡藍漸變至深紫,陽光下更顯晶瑩剔透,花瓣隨風飛揚落在草地上,像在青青草地的畫卷上潑灑著藍紫色的墨汁。
而小通巷里的藍花楹則多了一絲“網紅”氣質,盛放的藍紫色花簇下,寫著“成都”兩字的斑馬線,成了不少游客專程來“打卡”的“景點”。
過去說到藍花楹,大家總會提起昆明,為何近幾年,藍花楹也成為了初夏成都的城市“代名詞”?
成都市植物園植物研究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朱章順介紹,成都行道樹大規模栽種藍花楹是在2016年前后開始的,在此之前人民公園、文化公園等地少量種植了藍花楹。“近年來通過成都園林工作人員進行品種選育與優化,再加上多年的生長,藍花楹對成都的氣候表現出較好的適應性。”
據了解,藍花楹原產于南美洲,適宜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隨著藍花楹逐漸適應成都的氣候條件,在城市綠化中的身影愈發常見,尤其是在東大街、武晉路、國華街及中環路北段等地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