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全球調查顯示的留學教育趨勢
2025年1-3月國際教育工作者協會(NAFSA)、牛津英語考試(Oxford Test of English)與Studyportals平臺合作對全球國際學生招生趨勢進行了調查,此次調查是繼2024年11月開展的首次調查后的第二次調查,共有來自48個國家的240所機構參與。近日該調查結果《全球招生基準調查》(The Global Enrolment Benchmark Survey)報告[1]對外發布,主要結論如下。
1.目的地轉向:歐洲亞洲成“新寵”,傳統英語國家遇冷
數據顯示,隨著主要英語國家失去市場份額,亞洲和歐洲等“非傳統”目的地正變得越來越吸引學生。這些目的地被認為提供了強大的學術價值、更寬松的移民途徑和更低的學費,使其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有力競爭者。
例如,過去一年,學生對法國、奧地利、愛爾蘭和西班牙的相對興趣激增了20%-30%。對馬來西亞、日本、中國和韓國的興趣市場份額也在增加,阿聯酋和南非也是如此。
2. 本科招生:加拿大銳減33%,亞洲逆勢增長
調查顯示,與去年相比,亞洲國家的本科招生人數增加了5%,而澳大利亞則增長了9%。歐洲國家、英國和美國的本科招生人數基本持平,而加拿大的本科招生人數減少了三分之一。
3.研究生招生:英國回暖,加美澳持續低迷
英國的研究生招生人數增長了18%,從2024年1月新立法對家屬簽證的影響導致的大幅下降中恢復。歐洲和亞洲國家的研究生招生人數也有所增加,分別為2%和5%。加拿大的研究生招生人數降幅最大,下降了31%,其次是美國和澳大利亞(均下降了13%)。
4.關鍵挑戰:政策壁壘與財務壓力成最大阻力
調查顯示,受調查機構認為影響招生的最大因素是限制性的政府政策和簽證問題(62%),其中包括加拿大93%的受訪大學、澳大利亞86%的大學和美國70%的大學。亞洲國家機構中只有6%的認為這是一個重要問題。
其次為支付學費和生活費用,有近一半的受訪機構認為這是一個重要問題,其中英國的比例最高(57%)。
第三為滿足學術錄取要求,有15%的機構認為這是一個重要問題,但在亞洲國家這一比例上升到35%。
第四為滿足英語水平要求,有11%的受訪機構將此列為一個重要問題,這一發現與2024年的調查結果一致。
5.未來戰略:開拓新市場與AI應用成主流
調查顯示,有43%的受訪機構將開拓新市場作為未來12個月最重要的計劃。
近十分之四(38%)的受訪機構表示,他們預計未來一年將削減預算,加拿大受訪者在這一計劃上的比例則達到67%,英國也不低,為57%。
30%的受訪機構認為擴大在線課程在未來12個月內非常有可能發生,但在澳大利亞,這一比例僅為7%。
另外,預計超過四分之一的院校將在明年增加對AI的使用,即在招聘和招生方面。
二、政策風向:英語國家“控量提質”,亞洲加速搶人
上述這些調查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前國際留學教育格局的演變,多元化的選擇成為未來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
從政策發展來看,受移民數量、地緣政治及維護國家安全等因素影響,主要英語國家事實上已開始向有選擇性吸收留學生方向發展,即更關注質量,而與此同時亞洲等國家則還處于大力吸引留學生發展階段。
例如美國,特朗普政府最近的政治言論和政策變化,包括資金威脅和多樣性及言論自由法規的變化,正在影響招生情況。去年開始,Studyportals上數據顯示,美國項目的學生活動顯著下降,這已經轉化為今年的研究生招生減少。自1月5日以來,Studyportals數據顯示,攻讀碩士學位的絕對學生活動下降了54%,美國失去了36%的市場份額。[1]
英國自2024年1月開始實施了留學生家屬簽證限制規定,對英國研究生招生產生了負面影響。2025年5月12日,英國發布《恢復對移民系統的控制》白皮書[2],進一步明確了限制低端吸引高端人才的基本方向。例如,該白皮書認為,排名較低教育機構的擔保學習簽證迅速增加是移民凈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2021-2023年,全球排名在601至1200之間的大學發放的英國簽證數量增加了49%,而同期排名前100的大學發放的簽證數量下降了7%。另外,留學生家屬簽證與畢業生簽證也被認為是其移民凈增長原因。為此,該白皮書提出將加強高等院校招收國際學生資格,將畢業生簽證時間縮減到18個月等。
加拿大同樣在近兩年開始對國際學生出臺了限制政策。據報道,2025年計劃發放43.7萬份留學簽證,比2024年減少10%。而在2023年,加拿大向外國學生發放了65萬多份簽證,這使得其國際學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100多萬。[3]另外,自2024年11月1日起,公立大學畢業生只有在勞動力短缺的職業相關領域學習過,才有資格獲得畢業后工作許可(PGWP)。此外,就讀碩士課程的學生只有在課程持續時間至少為16個月的情況下其配偶才有資格獲得工作許可。自2024年1月1日起,加拿大對國際學生的財務也有了更嚴格的要求,擔保投資證明(GIC)翻了一番,從1萬加元增加至2.0635萬加元。[4]
在亞洲,日本、韓國等都把國際學生數量作為一個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日本政府2023年提出到2033年前達到40萬名的留學生目標。根據日學生服務組織(JASSO)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1日,日本有33.6萬名國際學生,同比增長21%,使日本輕松達到了疫情前的基準,而且幾乎所有的學生(96%)都是自籌資金。[5]從這些數據來看,這一目標有望提前實現。韓國2023年提出“留學韓國30萬計劃”(Study Korea 300K Project),目標是2027年成為世界前10大留學國。[6]2024年韓國國際學生已從2022年19.7萬人增加到26.4萬人。[7]
印度作為與我國同樣重要的國際生源大國,也在積極調整自己的戰略。2024年,印度聯邦預算推出了幾項旨在鼓勵學生在當地接受高等教育的舉措,包括增加對教育貸款的財政支持,擴大技能發展項目,以及計劃加強基礎設施。除此之外,印度還將自己定位為國際學生的經濟實惠的選擇,特別是在醫學和技術等領域。同時,印度還積極利用數字技術提高留學吸引力,2023推出的Study In India (SII)門戶網站是一個簡化國際學生入學的綜合平臺。這個門戶網站簡化了印度頂尖大學的申請、簽證和課程選擇過程,將所有這些都集中在SII上,提高了外國學生對印度的可訪問性,同時提供了有關課程設置和學生資源的寶貴指導。[8]
馬來西亞近些年通過其低成本、簽證便利、畢業后工作機會等優勢積極吸引國際學生,根據近幾年申請趨勢,有望實現其制定的到2025年吸引25萬名國際學生的目標。[9]
三、學生訴求:職業回報成核心,四大國光環褪色
新一代學生對留學選擇的變化進一步加劇了留學教育格局的變化。例如,全球留學服務機構IDP最近發布的《新興未來7-國際學生聲音》(The Emerging Futures 7–Voi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在2025年2月9日-3月9日對來自114個國家6000多名學生的調查發現,學生在選擇留學地點時主要受職業發展、就業結果和投資回報驅動。“職業發展”雖仍是出國留學的主要動機(67%),但比2022年3月的調查下降2個百分點,“獲取全球知識”的興趣總體上略有下降(從2022年3月的60%降至當前的56%),這表明其他因素可能變得相對重要。
這也反映在國際學生對“高質量教育”的理解上,“畢業生就業率”排第一,超過了“機構排名”和“教師質量”,表明學生希望從他們的學習中獲得實際成果。進一步對選擇留學時考慮的非學術因素調查也顯示出同樣的結果,“機構的就業結果”位居第一,有58%的國際學生選擇,而“在目的地國家的位置”則排第五,有37%的國際學生選擇。
在留學首選目的地上,與去年同期相比,“四大留學國”雖然仍位居前列,但除澳大利亞(+5%)外,美國(-2%)、英國(-1%)、加拿大(-6%)均有所下降。
對于出國留學的主要擔憂,調查顯示成本和財務問題是學生最關心的問題(66%),其次為簽證挑戰(47%),接下來分別為職業規劃(44%)、住宿(43%)和平衡工作與學習(39%)。[10]
[1] NAFSA. The Global Enrolment Benchmark Survey Global summary report. https://studyportals.com/reports/the-global-enrolment-benchmark-survey-jan-mar-2025-intake/
[2] Restoring Control over the Immigration System.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restoring-control-over-the-immigration-system-white-paper
[3] Canada reduces international student permits for second year. https://www.reuters.com/world/americas/canada-reduces-international-student-permits-second-year-2025-01-24/
[4] Studying in Canada: New Rul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mplemented in 2024. https://immigration.ca/new-study-visa-rules-international-students-implemented-by-ircc-canada/
[5]Resul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Survey in Japan 2024. https://www.studyinjapan.go.jp/en/statistics/enrollment/data/2504301000.html
[6] MOE to announce Study Korea 300K Project: Korea aims to be the top 10 world-leading countries for study abroad by 2027. https://english.moe.go.kr/boardCnts/viewRenewal.do?boardID=265&boardSeq=96185&lev=0&searchType=null&statusYN=W&page=1&s=english&m=0201&opType=N
[7] Shift in Hiring: S. Korean companies see foreign youth as key talent. https://www.chosun.com/english/industry-en/2025/04/21/45O2CVXILBHWNKEGKSHQU6VPPM/
[8] Top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 2025 and beyond. https://www.applyboard.com/applyinsights/trends-report-2025
[9] Malaysia’s Growing Appeal as a Study Destination. https://studymalaysia.com/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students/malaysias-growing-appeal-as-a-study-destination
[10] IDP. Emerging Futures 7 Voi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https://partners.idp.com/emergingfutures
[本文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助“國際教育風險管理策略國際比較研究(GYJ2022070)”研究成果]
本文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張永軍副研究員整理,編輯劉強。內容僅供參考,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下載該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