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但關于為什么會死,家屬和銀行的說法卻大相徑庭,一時間讓這樁“取款命案”變得復雜了。
事情是由死者家屬先通報給媒體的,說法大概是這樣。
死者患急癥需要治療費用,其女兒就拿著兩人的身份證和一張5萬元的定期存單到銀行取錢,但由于密碼已經遺忘,被銀行告知必須本人到場才能辦。
家屬在與銀行溝通無果后,只得回家把老人用輪椅推到了銀行,而銀行在老人已呈昏迷狀態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要本人辦理。
結果取款手續辦了一個多小時,直到銀行下班了都還沒辦完,而老人就在等待過程中由于心源性猝死離世。
如果事情果如家屬所說,當時負責處理的銀行工作人員罪莫大焉,先不說責任,光是“人道”兩個字就能讓它無法承受。
然而,銀行方面接受媒體采訪時公布的事情邏輯又是另外一個版本。
銀行說,老人的女兒陳某先來取款時,連續輸錯了三次密碼,導致賬戶鎖定,然后陳某自己說回去帶老人來網點辦理。
整個過程中,陳某只字未提老人病情,銀行工作人員也不知道老人身體是什么情況。
等陳某把老人推到銀行時,工作人員才發現老人狀態不佳、無法溝通,便立刻引導客戶到綠色通道,啟動特殊流程。
銀行的工作人員還主動告知陳某,只需要留下一人辦理就行,另一個人可以帶老人回去休息,但沒有被采納。
然后等待辦理手續的過程中,老人狀態越來越差,家屬就撥打了120,但為時已晚,120到場搶救無效老人去世。
如果按照銀行公布的時間線,銀行工作人員可謂是做得滴水不漏,相反,死者家屬則要背上“不孝子孫”的罵名。
仔細對比會發現,雙方對事件的邏輯順序描述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對于銀行是否事先知曉死者病情,雙方的說法截然相反。
家屬說給銀行解釋了死者的病情狀況無用后,才會把老人推到銀行來。
銀行說家屬事先啥也沒和銀行說,銀行是在老人被推到網點后才知道老人病情的。
這意味著,雙方必然有一方在說謊,朗朗乾坤,一條人命,說謊的人心不痛嗎?
如果從當前的輿論來看,普通民眾支持家屬、質疑銀行的多,不過,建議稍安勿躁,警方已經介入調查,我們只需靜待。
白的黑不了,黑的也洗不白,到底誰在說謊,相信警方很快就會還原出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