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熱氣團蓄勢待發,北方高溫模式即將開啟
自5月中旬以來,隨著影響我國多日的冷渦系統逐漸北撤,一波更為強勁的干熱氣團正蓄勢待發,準備強勢進軍我國北方。500百帕層面的最新天氣圖顯示,從阿拉伯高原一路延伸至中亞的暖脊系統極為強勢,屬于典型的大陸性高壓暖脊形態。此前,這股暖脊已經在中亞上空滯留數日,積蓄了大量干熱空氣,隨著18日起天東北冷渦的逐步消退,它將在短時間內迅速東移,勢如破竹地將這股干熱氣團帶入我國北方,形成一次范圍廣泛、溫度猛烈的高溫反撲。
這波高溫影響區域廣泛,從西北地區東部的甘肅、寧夏、陜西起步,向東南擴展至華北南部的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再到黃淮的河南以及華中、華東的安徽、江蘇、山東,乃至四川盆地東部地區。可謂是從西北到東部,一路烘烤。多個超級計算機模型的形勢預估,地面氣溫將配合高空壓強和下沉氣流的共同作用,出現強烈的絕熱增溫過程,地形配合下部分區域可能體驗到極為干燥、熾熱的天氣體驗,尤其是盆地地形和高原邊緣地區。
二、40度高溫基本鎖定,45度可能性仍較小
根據高分辨率超級計算機模型以及多家氣象機構的預測,5月19日至20日將是此次高溫過程的高潮。多個地方的最高氣溫可能超過40℃大關,尤其是陜西中部、河南中西部地區,作為此次干熱氣團的核心區域,已被鎖定為高溫中心。有網友曬出圖像,甚至看到西安預測氣溫一度達到45℃,引起不小震動。
不過,我們對此也不要過分緊張,根據現有氣象記錄來看,陜西、河南兩省范圍內的國家級氣象站歷史上從未記錄過45℃或以上的氣溫。以河南為例,其5月氣溫紀錄為41.9℃;陜西則是40.7℃。此次過程雖然異常強勁,但距離打破紀錄還需“積熱”時間,而這一過程尚未足夠長,預期中的熱量積累尚未達到突破極限的臨界點。因此,后續的預報已對這一預期作出調整,目前主流預報認為,這輪高溫中,國家站突破42~43℃的可能性較大,自動站局部出現44℃也屬可能,但要實現45℃以上的“超級高溫”,可能性依舊較小。
也就是說,雖然熱浪來勢洶洶,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紀錄都會被刷新。這一輪干熱天氣持續時間不算特別長,濕度也不高,因此不會帶來特別顯著的悶熱感。不過高溫區域廣、波及人口多,依舊要重視防暑降溫,特別是從事戶外勞動或居住在平房、棚屋等不利通風條件環境中的群體。
三、高溫短暫但旱情或加劇,防暑抗旱雙準備
這次干熱氣團反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干燥。雖然氣溫高,但空氣濕度極低,在絕熱壓縮作用下,地面溫度可能短時間內迅速升高,形成所謂的干熱型高溫。這種高溫雖然不會像桑拿天一樣讓人感覺喘不過氣,但卻極易導致地面水分迅速蒸發,加重原本已有的旱情。當前我國西北部分地區以及黃淮中西部已處于降水偏少狀態,土壤含水量普遍不足。如果未來幾日仍無明顯降雨過程,部分農作物將面臨水分緊缺的風險。尤其是在高溫疊加的背景下,農田灌溉、供水調度都將面臨較大挑戰。因此,應提前做好抗旱物資調度、水源儲備與農事指導。
此外,我們在面對高溫時也應保持足夠的警惕。外出工作或運動應盡量避開午后高溫時段(14時至17時),佩戴遮陽帽、墨鏡,并及時補充水分。兒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易感人群更要注意防曬降溫,避免中暑。如果家中有空調設備,建議提前清洗、調試,確保設備正常運作,為應對連續數日的干熱天氣提供保障。
而在南方地區,未來幾日,隨著副熱帶高壓再度北抬,加上西南季風可能瀕臨爆發,雨帶也逐漸在南方重新建立,南北兩重天的天氣格局將更加明顯。北方被熾熱空氣炙烤,南方則要準備應對可能重新上線的暴雨和濕熱天氣。此消彼長之間,屬于5月中下旬的氣象劇本正在拉開序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