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印巴沖突結束了,但更多的戰斗和傷亡情況也逐步大白于天下。當印度100多枚巡航導彈呼嘯升空,巴基斯坦防空網竟被撕開一道口子——風暴陰影導彈利用地球曲率玩起"貼地飛行",而巴軍雷達和反導系統,因為部署裝備不足,對此也就束手無策了。而巴基斯坦的這一點失誤:差點導致滿盤皆輸!
據印媒報道,印軍在近期沖突中發射了超過100枚法制"風暴陰影"巡航導彈和國產"布拉莫斯"超音速導彈,盡管巴基斯坦部署的紅旗-9和紅旗-16防空系統成功攔截了80%來襲目標,但仍有20余枚導彈突破防線,精準命中沙赫巴茲、伯拉利等5座空軍基地。
美國衛星圖像顯示,博拉里基地的主機庫被布拉莫斯導彈直接洞穿,正在檢修的薩博-2000預警機連同5名空軍人員瞬間失去生命。
這場不對稱對抗暴露了巴基斯坦防空體系的致命短板。
這個國土縱深不足的國家,全國僅部署了3-4套紅旗-9和6套紅旗-16系統,且大部分集中在伊斯蘭堡和卡拉奇等核心城市。
相比之下,印度擁有1400余套各型防空武器,從老式薩姆系列到最新S-400構成嚴密火力網。更關鍵的是,印度發現了對手的雷達盲區——當風暴陰影導彈以極低的高度貼地飛行時,受地球曲率影響,巴軍雷達發現距離驟減至30公里,使得射程超百公里的紅旗-9根本來不及反應。
軍事專家指出,巴基斯坦的失誤在于資源分配失衡。
盡管其防空導彈性能優于印度(CNN報道稱巴方成功打擊了印軍11座基地),但有限的發射車數量導致防御存在巨大空隙。
尤其邊境空軍基地距印方僅3-5分鐘導彈航程,戰機緊急升空都來不及。印度S-400部隊軍官蘭巴布·辛格的陣亡證明,巴軍梟龍戰機曾成功突防俄制頂級防空系統,卻無法保護自家機場免遭導彈洗地。
巴基斯坦的陣亡名單揭示了更多細節。
巴基斯坦三軍公共關系局確認,巴方有11名軍人陣亡,另有78名軍人負傷。
其中,陣亡的11名軍人,包括管理薩博預警機的烏斯曼·優素福少校、4名在博拉里基地遭遇布拉莫斯襲擊的技術人員,以及6名陸軍士兵——其中2人死于炮擊,3人殞命于以色列"哈洛普"自殺無人機,還有1人被印度巡飛彈精準獵殺。
更令人憤怒的是,巴方指責印軍襲擊造成40名平民死亡,包括7名婦女和15名兒童,另有121人受傷。
在雙方即將停火前半小時,多枚布拉莫斯導彈突然襲向放松警惕的巴軍基地。這種違反戰爭慣例的做法雖為印軍挽回顏面(美國衛星確認摧毀了53預警機中隊的駐地),但也暴露其作戰思維的局限。
細品這場短暫沖突,尤其是停火前印軍“下三濫”的偷襲,再加上巴方對于雙方溝通確認停火后的放松警惕,這一失誤差點導致滿盤皆輸!
若不是因為印度發射的巡航導彈數量太少,中國防空系統給力,這次說不定巴鐵要吃大虧。
痛定思痛的巴基斯坦正緊急調整國防采購策略。社交媒體熱議要引進中國的殲-35隱身戰機,但觀察者覺得對巴鐵來說,現實需求應該轉向為強化低空防御。
中國紅旗-17AE或將成為首選解決方案,這款配備相控陣雷達的野戰防空系統可彌補30公里內的探測空白。
軍事專家也建議,巴軍應優先在邊境基地部署機動式防空網,而非將寶貴的軍費資源押注在高端戰機。
畢竟,當印度下次采用"布拉莫斯高空突防+風暴陰影低空滲透"的復合打擊時,沒有預警機升空的巴基斯坦可能面臨更慘烈損失。
可見,在導彈與無人機主宰的現代戰場,傳統防空思維已然過時——地球曲率不再是教科書概念,而成了決定生死的物理屏障。
正如巴軍士兵在殘骸旁豎起的那塊標語牌:"我們攔截了80%,但失敗的那20%需要100%的警惕來彌補。"
只可惜巴基斯坦經濟發展還是太差了,沒有太多的軍費購買中國裝備,未來希望巴鐵能夠加強與中國的深度合作,盡快提升經濟發展,同時提高軍事防務水平,謹防印度的下一次“偷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