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其實是很矛盾,也很奇怪的。
對外人,那是無比尊重、奉承、討好;對家里人,那是無比暴怒、生氣、厭惡。
對外人,那是各種退讓、忍受、寬容;對家里人,那是各種權衡、計較、算計。
對外人,那是贊賞有加、喜歡、接納;對家里人,那是屢屢貶低、看扁、無感。
這就是典型的“將最壞的一面,都留給了自己的親人”。
喜歡抬高外人,而貶低家里人的,往往都是這四類怪人。
一、認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人。
父母,都特別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子女,都特別喜歡“別人家的父母”;
夫妻,都特別喜歡“別人家的伴侶”。
這種喜歡“別人家的XX”,就反映了一種心理: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你是乖孩子,但你的父母已經得到了,所以他們不會珍惜你,而是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你是好丈夫/好妻子,但你的另一半已經得到了,所以他們不會珍惜你,而是喜歡別人家的另一半。
哪怕你做得再好,他們也不會認同,因為他們早已陷入到“親人沒有外人好”的扭曲思維邏輯當中。
典型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大家都是局內人。
二、骨子里邊“喜新厭舊”的人。
接觸過一個案例。
一位妻子抱怨,她為了丈夫辛苦多年,但是,丈夫對她沒有好態度。
有一次,夫妻倆外出旅行。一位美女服務員,給丈夫遞了一瓶水,丈夫就贊揚有加,認為這美女很不錯。
坐在一旁的妻子很生氣,我為你付出多年,難道還比不過別人遞給你一瓶水?
屏幕前的你(不論男女),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呢?
肯定有過。原因很簡單,人性是“喜新厭舊”的。跟你相處的時間久了,就會厭惡你。而對于不認識的外人,就會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這些期待,未必是真心的,但一定是“新鮮感”帶來的。
就跟吃飯一樣,連續吃牛肉飯一個月,就會感覺反胃,而對于白菜飯很感興趣。難道說,大白菜比牛肉更值錢?不見得吧。
三、吃苦多年,從而“諸多幻想”的人。
如果你是丈夫,肯定聽過妻子抱怨,當初如果嫁給XXX,就不用跟你受苦了。
如果你是妻子,肯定聽過丈夫抱怨,當初如果娶了XXX,就不用整天對著你這個黃臉婆了。
理性來分析,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理?就是“苦中幻想”的心理。
一個人受苦、受委屈多年,那他就會抱怨,推卸責任,認為這都是身邊人的錯。從而幻想,如果一開始選擇XX,或許就會幸福了。
殊不知,這都是一廂情愿。正如某位名人所說,你不論嫁給誰,娶了誰,最終都是會抱怨的。這就是人性。
當初娶了初戀,婚后一樣會抱怨,初戀哪都不好。當初娶了第二春,婚后一樣會抱怨,這第二春哪都不好。
人啊,總是有諸多的幻想。而這些幻想,都是對于現實的否定。
說得直白一點,這就是人性的缺陷。
四、陷入到“踢貓效應”當中的人。
有一個心理學概念,踢貓效應。
一位中年人被老板批評,回到家,就找兒子發脾氣。兒子不服氣,就踢了小貓一腳。小貓跑到了馬路上,貨車司機為了避開小貓,而釀成了悲劇。
踢貓效應指的是,消極的情緒,總是從高層次往低層次傳遞。
一個很常見的現象:辛苦工作的丈夫回到家,看到妻子坐在沙發上玩手機,就會特別生氣,甚至于破口大罵,認為妻子就是懶鬼。
這就等于,將自己在外邊所受的氣,都發泄到妻子的身上,不問緣由。
不僅男人如此,就連女人也是如此。因為“踢貓效應”的情緒,不會因為男女,而有任何的改變。
也許,不是因為身邊人不愛你,只是因為他陷入到“情緒化”的漩渦當中而已。
至于如何相處,誰都給不出標準的答案。畢竟,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