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行長宣布:降準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并降低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
這個消息一落地,瞬間引爆專家們對未來樓市狂漲的樂觀預判,有不少專家預言:“大放水將至!到2026年,房價將是現在的四到五倍!”
此話一出,網友們不淡定了,究竟接下來會不會預言成真?專家們這一樂觀預判的依據是啥?接下來我們普通大眾又該如何應對?咱們一起來探討探討:
.01
專家預判房價大漲五六倍的底層邏輯
深入分析專家們的預判,不難發現,支撐他們口中所謂的房價大漲,有幾大理由:
1、政策強力刺激
在專家看來,這一輪降息降準延續了去年寬松的貨幣政策,疊加今年四個月不斷出臺的利好刺激,比如房票安置、契稅減免等等,如今,購房門檻及購房成本都是已經降到了歷史低點。
比如,同樣貸款100要買房,現在的月供起碼比三年前低了近1000元,站在購房者的角度,這就相當于變相漲薪20%。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專家們覺得,持續的寬松措施,將促進房價大漲。
2、核心城市的稀缺性帶動上漲
大城市核心區土地越來越稀缺,根據數據顯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土地供應已經連續3年縮水30%。
比如北京三環內宅地供應連續三年零增長,深圳福田區,2025年住宅用地更是直接零供應。如果拿土地比作面粉,房子比作面包,面粉漲價,面包豈有不漲之理?所以,專家們認定一個理:核心城市好房子越來越少,漲價就是大勢所趨。
3、富人抄底“虹吸資金”。
這個可能很多人還不了解,用專家的話來說,推動房價上行的,不是90%的普通大眾,而是頭部5%的富人決定的。甚至還有專家拿出去年上海有錢人跟風“秒光”豪宅,助推均價逆勢上漲近10%來舉例。
最后,有專家還發出警告:“資本的嗅覺是最靈敏的,他們已經開始抄底,普通人再不加快進場,怕是又要錯過最佳上車機會!”
.02
房價真的會迎來新一輪暴漲?
不可否認,專家的邏輯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們覺得,現實幾個情況,并不足以支撐價格暴漲。
其一,房比人多,供需失衡
一方面,截至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87億㎡,比去年底的7.53億足足多了0.34億㎡,新房數量明顯持續增加。
另一方面,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7%,接近天花板狀態。在明顯的供過于求下,拿什么支撐房價暴漲?
其二,居民收入下降、債務高企,購買力不足。
2024年,全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為3.2%。但債務方面,居民債務總額已超過200萬億元,人均負債約14萬元,如果排除老人和小孩,8億成年人的人均負債約為22萬元。
如今,絕大多數買了房的人承受著幾十年的房貸壓力,消費降級養著一套房;而還沒有買房的人,即使不吃不喝也要幾十年才買得起房。這種情況,收入上不去,就算貨幣再寬松,也沒幾個人拿的出錢買房。
其三、人口結構失衡,剛需神話或終結
先來看看結婚人數,去年僅僅610.6萬對,比2023年少了157.4萬對,創45年以來的新低。出生人口持續三年跌破1000萬,這預示著學區房需求直接蒸發30%,不少地區甚至出現學區房掛牌兩年降價也無人問津,這種情況下,結婚、生娃的需求都沒有,說房價暴漲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其四,利好的目的核心為穩定、“止血”
不管是去年明確的白名單,還是今年確定的下場收房用于保障房,政策核心都是為了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不是為了刺激上漲。
.03
咱們普通人怎么應對?
首先,咱們和專家們預判不同,接下來,市場分化加劇,絕大多數地區繼續下行成為大趨勢。
首先,法拍房激增,財聯社消息,今年前四個月全國法拍市場各類法拍房源掛拍數量累計26.95萬套,平均每月6萬套掛牌。
比如深圳某業主,斷供后房子被法拍,最終成交價只有二手掛牌價的60%。有律師坦言,“法拍房若成批量涌入市場,房價只會繼續承壓。”
其次,開發商降價“回血”,且不說三四線房企都在降價“回血”,甚至絕大多數一線房企也在各種優惠加速去化。說穿了,房企降價也帶有消極成分,行業大佬都不看好,怎么可能逆勢大漲呢?
此外,國際大咖經驗之談。比如頭大投行高盛,之前就預判房價到2027年底,才有可能止跌。還有一些大佬參考美日下行周期5-10年周期歷史,如今我們才調整3年,下行空間恐未觸底。
基于此,給普通人幾個建議:
①剛需群體,不是迫切,寧租不買,確有需求,優選核心區現房,郊區房慎選。
②多套房家庭,三四線非核心區、郊區次新,處理好過拿手上虧錢。劣質資產留得越久,虧得越慘!
③投資群體,避險第一,現金為王。現在炒房容易被“套”,守住錢袋子才是正道。
所以,可以總結一句話,專家所謂的三至五倍上漲預言,不過是“自嗨”,千萬別被這碗喝“毒雞湯”誘惑了,搞不好資本的“鐮刀”正在背后等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