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臺后一直奉行的關稅政策,終于還是在中國這吃了鱉。其實在特朗普上臺之前,就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早就已經做好了應對特朗普對華加征關稅的準備,眼下現實情況已經基本印證了這一說法。此前面對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中國外交部就非常明確地回應稱,如果要打貿易戰,中方奉陪到底。結果在與中國“硬剛”了將近一個月后,美國果然先撐不住了。
前兩天中美在日內瓦談判后向外界發出的聯合聲明,看似是中美協商在關稅問題上各退一步,但實際上大家都能感覺得出來,這就是美國在作讓步。畢竟特朗普在無差別地對各國征收對等關稅之后,其本人的國內支持率一度下滑到歷史最低點,如果繼續這樣無厘頭地征收關稅,加重美國人生活負擔的話,彼時美國國內抗議他的人只會更多,那他恐怕很難通過中期選舉。所以瞅準時機緩和與中國的關系,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特朗普的無奈之舉。
而這次中美就關稅問題暫時談攏后,也讓不少國家直接破防了。特別是那些早早地就對美國投降,實行“零關稅”的國家來說,心態應該是崩了,估計連他們也沒想到,一向高傲慣了的特朗普政府會在談判桌上妥協,那是不是如果這些國家不實行“零關稅”,也有機會能和美國一起坐上談判桌呢?這里恐怕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才行,畢竟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擺在那,中國與美國談判的底氣,越南這些國家未必有。
毫不夸張地說,經過這次中美日內瓦談判之后,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又一次得到了顯著地提升。甚至有人認為,這次日內瓦談判是美國承認中國世界大國地位的標志。
不過,經過這件事之后,眼紅中國的國家也不少,印度就是一個典型。據悉,在中美發布聯合聲明的第二天,印度對美態度突然生變,莫迪政府宣布要對美反制,計劃對部分美國輸印商品加征關稅,包括部分農產品、化工品等高價值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回應為何要對美反制的時候,給出的回答是因為美國從2018年開始,就對全球進口的鋼鋁產品征收了高額的關稅,并且在美國對歐盟、加拿大等國予以關稅豁免的待遇,印度始終被排除在外,這讓印度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不過,如今都已經2025年了,印度突然宣布要跟美國算七年前的這筆帳,多少讓人覺得印度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再加上印度一向喜歡與中國作比較,因此,不少人認為,莫迪政府很可能也是想要效仿中國。通過對美反制,換取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的機會。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莫迪的算盤恐怕就打錯了。因為中國能夠與美國談判,靠的不是嘴皮子功夫,而是雄厚的經濟實力,換句話說,中國現在沒了美國市場未必不可行,但是美國失去中國市場就意味著自損八百。這種關系放在美印關系上來看,顯然是不成立的。印度對美國來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用來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遏制中國發展,想要取代中國,印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