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32個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主題宣傳海報
碘是人體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必需的微量營養素,被稱為“智慧元素”,碘是人體合成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碘元素的生理功能體現在甲狀腺素的作用上。實驗證明,碘缺乏導致的甲狀腺功能低下是影響腦發育的直接因素。甲狀腺素維持人體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參與機體新陳代謝,促進機體生長、發育,尤其在胎兒和新生兒的腦發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碘攝入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稱為碘缺乏病(IDD),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亞臨床克汀病等,這些疾病是由于不同程度的碘缺乏在人類不同的發育階段所造成的損傷,成人碘攝入不足會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孕婦碘攝入不足會引起胎兒發育速度減慢,嚴重缺碘者腦發育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傷引起地方性克汀病(呆小癥),還會引起早產、流產、死胎等不良妊娠事件。兒童和青少年碘攝入不足會影響肌肉、骨骼和生殖系統和神經系統的發育,造成體力和智商水平下降,危害人體健康,阻礙社會進步,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碘缺乏病是可以預防的,主要的對策是補碘,我國居民攝取碘的主要來源是食物、水和碘鹽,其中碘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補碘方式。正常情況下,普通兒童和成年人每日碘攝入推薦量為120微克,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每日碘攝入推薦量為230微克和240微克。對于甲狀腺疾病患者需根據醫生建議選擇是否食用加碘鹽,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需限制碘攝入。
2025年5月15日是我國第32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持續科學補碘,推動健康發展”。為了進一步提高居民對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認識,5月15日濱城區疾控中心聯合北鎮街道社區服務中心開展以“持續科學補碘,推動健康發展”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工作人員設置咨詢臺,針對如何判定身體到底缺不缺碘?碘缺乏會有什么危害?如何科學補碘?怎樣選擇加碘鹽等相關問題,向居民進行了詳細講解。同時,還向居民發放了碘缺乏病知識的宣傳冊,并發放碘鹽及限鹽勺,積極倡導“食用碘鹽是預防碘缺乏病最簡便、安全、有效的方式”的科學理念,讓更多的居民了解碘缺乏病知識、知曉濱城區是碘缺乏地區,需要堅持適量食用加碘鹽。
通過本次活動,大大提高了群眾碘缺乏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加強了群眾食用加碘鹽的科學理念,在以后的工作中,濱城區疾控中心將繼續做好營養健康知識普及、碘缺乏病監測、防治等工作,為保障轄區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作出積極貢獻。
記者 王慧慧 通訊員 徐曉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