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趙振)隨著首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正式并網發電,武都區生活垃圾處理全面邁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新階段,徹底告別傳統填埋模式,為區域綠色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該項目由浙江偉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總規模達900噸/日,一期工程投資3.2億元,日處理生活垃圾600噸,同步處理餐廚垃圾50噸,并配套36個鄉鎮的垃圾收轉運系統及周邊縣區中轉站。項目采用機械爐排爐焚燒工藝,年運行時間超333天,年處理垃圾約20萬噸,可輸送綠色電力超6000萬度,相當于節約標煤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萬噸。
自2022年9月開工以來,項目歷經主體封頂(2023年10月)、首車垃圾進廠(2024年4月)、點火調試(2024年9月)等關鍵節點,最終實現并網發電。項目不僅解決了武都區及周邊文縣、康縣等“一區四縣”的垃圾處理難題,還通過焚燒發電將垃圾轉化為清潔能源,助力碳減排目標。此外,焚燒后的爐渣可用于建材生產,飛灰經固化后安全填埋,形成資源閉環利用。
作為隴南市重點環保工程,該項目與武都區“河長制”治水、城鄉污水治理等生態工程協同推進,共同守護白龍江流域的“碧水藍天”。此前,武都區已開展餐廚垃圾專項整治,規范垃圾收運,為焚燒項目的高效運行奠定基礎。如今,焚燒廠投運后,全區生活垃圾實現“日產日清”,人居環境顯著提升,昔日的“垃圾圍城”正轉變為“綠能惠民”的生態典范。
武都區計劃進一步優化垃圾處理體系,推進滲濾液處理設施升級和35千伏電網配套建設,并探索智慧化管理模式,打造西北地區垃圾資源化利用標桿。這一項目的成功落地,不僅為“隴上江南”增添綠色底蘊,更為鄉村振興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生態樣本。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踴躍投稿:mrgst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