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以“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西部對外交往中心”為主題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國際咨詢顧問團第四次年會在成都舉行,來自全球13個國家所屬世界500強企業、科研機構與智庫的24位顧問及代表參會。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年會上通報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國際咨詢顧問團第三次年會建議采納落實情況,英中貿易協會總裁白彼得作為顧問團代表接受了成都頒發的聘書。
韓國東亞文化中心院長盧載憲,世界資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維杰·杰格內森,阿爾斯通中國區總裁耿明,蘇伊士亞洲地區水務和固廢資源管理首席執行官方恒業,戴爾科技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吳冬梅等顧問及代表圍繞“做強國際大通道建設”“發揮國別園區合作優勢”“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提升對海外高端人才吸引力”5個咨詢議題分別作了交流發言,提出了70余條具有原創性、前瞻性和國際性的建議。
▲嘉賓參觀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
成都對外開放的“大門”如何打開,如何更進一步實現與世界“雙向奔赴”?記者現場采訪了多位顧問嘉賓,聆聽他們的建言獻策。
成都如何進一步吸引國際人才?
可以推動跨國校企聯合培養
“成都在吸引國際企業方面優勢顯著,這里開放的競爭環境成為吸引全球人才的關鍵因素之一。這也是我們選擇來成都參會的重要原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奧地利國家職業教育協會主席安東·奧夫納(Anton Aufner)贊賞了成都的營商環境,他認為成都通過積極引進外資企業、推動國際交流,已經形成了人才集聚效應。
安東·奧夫納
對于成都如何進一步吸引國際人才,奧夫納提出建議,除了優化營商環境,成都持續擴大高等教育的國際合作將至關重要。例如,成都可以推動跨國校企聯合培養、建立國際化的職業資格認證體系,這些舉措將讓更多海外人才扎根成都。
英特爾中國區副董事長王稚聰認為,在工程師的培養上,浙江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可作為西部對標的高校。此外,MBA可以培養面向未來具有國際視野跨專業的企業家,他建議成都加強對MBA的培養能力。
在英中貿易協會總裁白彼得(Peter Burnett)看來,成都作為中國西部的經濟中心,在國際化發展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成都制定了一系列鼓勵國際企業投資的優惠政策,吸引了一批極具進取精神的人才。”白彼得特別強調,優秀的人才資源、完善的政策支持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優勢。
白彼得
對于英國企業在華投資的前景,白彼得表示充滿信心,“英中貿易協會未來還將繼續致力于促進兩國的經貿合作,英國企業渴望與中國保持緊密聯系,尤其是在成都這樣充滿活力的城市。”
成都如何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高端展會、大型演唱會和賽事都是抓手
國際消費中心是現代國際化大都市的主要功能之一,具有強大的消費實現、引領和帶動作用,而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是創新消費供給、激發消費潛力的有力抓手。
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亞太區高級總監黃慧絹(Waikin Wong)接受采訪時拋出一組數據:對比普通旅游消費,商業游客、與會者的消費會比普通游客高出4到5倍(經濟效應)。
黃慧絹
舉辦全球會展和商務活動,除了帶來經濟價值,黃慧絹認為,城市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的核心價值還在于“融合”——通過引進全球頂尖學術會議,可以推動成都與國際接軌,促進跨行業創新與城市可持續發展。
“參會者更傾向于選擇高端酒店、商務艙和優質餐飲,這可以直接顯著提升城市消費能級。”黃慧絹還特別肯定了成都的基礎設施優勢,“成都的商務酒店、交通網絡和服務熱忱已具備全球競爭力。”
基于全球數據,黃慧絹建議成都優先引進科技與航空、醫療與生物化學、教育與文化三大領域會議,“成都可以更積極地參與國際會議競標,通過派遣本地人才赴海外參會,建立全球學術網絡,將會議轉化為持續的合作機會。”
在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方面,CBRE世邦魏理仕中國區戰略顧問部負責人肖偉提出了諸多建議。他表示,成都擁有熊貓、火鍋等獨特的文化符號,在這方面可以加強“中國元素·成都表達”的全球營銷,強化城市IP的國際敘事力。
肖偉
“成都還可以發力高能級文體經濟,升級大型演唱會、國際體育賽事的規模和能級。聯動成都‘公園經濟’‘夜間經濟’形成消費乘數效應。”除了文體經濟,肖偉進一步提到了成都主理人品牌、街區時尚業態正在展現出強大的創造力,成都可以通過加大扶持“首店+首發”模式,強化優勢。“目前,成都整個商業體量,按照我們研究部的統計,在全國已經是名列前茅,未來成都可以聚焦存量項目升級,平衡‘煙火氣’與國際化品質。”他說。
成都如何加強全球優質資源集聚轉化?
建立長期、穩定的交流機制
將有效吸引關注
成都企業如何與意大利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加強全球優質資源集聚轉化?意大利“一帶一路”研究院主席、歐亞商會會長米歇爾·德·加斯佩里斯(Michele De Gasperis)指出,如果成都能在歐洲設立辦事處,將有助于歐洲企業更好地了解成都的獨特優勢。他認為,目前許多歐洲公司對中國城市的差異化優勢認識不足,穩定的代表機制和交流機制將更有效地展示成都的投資機會和產業特點。
米歇爾·德·加斯佩里斯
世界資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維杰·杰格內森(Vijay Jagannathan)向記者分享了他對成都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觀察。這位曾三次造訪成都的國際專家認為,成都已展現出引領數字技術革命的巨大潛力。
維杰?杰格內森
“成都所有技術都在向數字化轉型,無論是生物技術、健康醫療還是交通運輸。”談及成都的產業升級方向,杰格內森認為,構建完善的數字生態系統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核心。成都可以構建數字城市聯盟,例如學習新加坡的智能國家整合,通過在海綿城市區中部署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測洪水警報,采用人工智能驅動的交通系統,實現減排15%。
▲嘉賓參觀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
據悉,本次年會為期2天,發布了《加強全球智力合作 共建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倡議書》,提出“打造國際智庫平臺”“構建對話合作網絡”“培塑開放成都名片”“搭建人才交流機制”“持續擴大交流主體””5項主張。年會期間還舉行了集體參訪等配套活動,與會嘉賓圍繞推動成都市高質量發展主題,前往成都規劃館、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成都市現代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等地參觀考察。
來源:成都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