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達成新的貿易協議,表面是圍繞關稅減免達成共識,實際上卻是要聯手孤立中國。對此,中方直接反將一軍。那么,美英聯手對華施壓,暴露出怎樣的事實?中方又是如何回應的?
當地時間5月8日,美國和英國宣布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引發外界關注。從協議內容來看,英國以進一步擴大對美國農產品的市場準入,來換取美國對英國汽車的關稅減免。英國首相斯塔默表示,該協議將會保護英國汽車制造業及其相關產業鏈,并穩住數千個工作崗位。而特朗普則聲稱,這項貿易協議生效后,將會讓美國的出口規模擴大約50億美元。
有分析認為,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大量美國農產品將涌入英國市場,其中或許就包括被中國取消訂購的大豆和豬肉等。在美國單方面發起貿易戰,導致中美關系緊張的背景下,中國曾在4月下旬大幅減少對美國大豆和豬肉的采購,這讓美國相關產業受到嚴重沖擊。面臨巨大壓力的美國政府,不得不尋找新的出口市場。而率先在貿易戰中軟化態度,尋求談判妥協的英國,就成了特朗普政府的目標之一。
盡管英國被迫購買美國農產品,但無論是從市場規模還是消費能力來看,英國市場的替代作用都十分有限。而在大量美國農產品涌入英國市場后,英國本土的農業無疑會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
事實上,從表面上看,這份貿易協議是圍繞關稅減免達成了共識,但實際上卻暗藏玄機。據報道,在協議達成前,美國在鋼鐵、制藥行業對英國提出了十分嚴格的安全要求,包括滿足美國對供應鏈安全和相關生產設施所有權。而英國接受苛刻條件并和美方簽署了協議,表明未來美英可能將在這兩個行業擠壓中國相關企業的發展空間。
有英國官員透露,相關規定適用的是“一些第三國”,但特朗普已經向英國暗示,中國才是“預定目標”。這無疑暴露出一個事實,那就是美國從來沒有放棄打壓和圍堵中國的野心。更重要的是,美英達成的協議,也將成為美國和其他國家談判的模板。也就是說,美國將繼續向其他國家施壓,在部分戰略供應鏈中“孤立中國”。
對于美英此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14日的記者會上作出了明確表態。首先他說道,中英兩國關系“具有超出雙邊范疇的意義”,而兩國元首也曾在會晤時就進一步發展兩國關系達成重要共識。
其次,林劍指出,中英加強接觸合作,不僅有利于推動各自國家的發展,也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增長。這無疑是在強調中英關系的重要性,并表明中英加強合作,不僅能實現互利共贏,還可以為全球的穩定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接著,林劍表示,中方愿和英方一道,共同開啟中英關系健康穩定的下一個篇章。這句話顯然是在向英方釋放合作信號。一方面,此舉可以推動中英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對沖美國單邊主義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另一方面,這也是中國用實際行動切實維護多邊主義體系。
最后,林劍針對美英“欲將中國擠出英國供應鏈”的行徑反將一軍。他強調,國與國之間開展合作,不應針對或者損害第三方利益。不難看出,中方這番回應,既是正面表態,也是巧妙點題。面對美英聯手施壓,中國沒有選擇升級對抗,而是用合作與共贏的姿態反制孤立與排他。此舉既守住了外交的風度,也亮明了自身立場。
說到底,真正讓美英感到“不安”的,或許并不是中國在供應鏈中的份額,而是中國始終堅守的開放包容和互利共贏原則。而這,恰恰是逆全球化時代中最值得堅守的底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