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中國綠發會,BirdLife International,allaboutbirds。
綏化破獲史上最大鳥類盜獵案
5月7日的下午,巡護人員正在黑龍江綏化市北林區四方臺鎮、三合鎮一帶進行巡護。綏化市很大的,需要留意的范圍壓根不是一天就能巡完的,所以數量有限的巡護人員只能按順序定期排查,有些人就非常不怕死,會趁著這個空檔來做壞事。
這天下午就巡護人員剛好就有了發現。
在三合鎮富民大橋南側樹林中,7張3~10米高的大網被布置在樹林中,這些網都是連片布設的,作用顯然是用來捕鳥的。巡護人員抬頭望著這些高大的粘鳥網心中十分的鄭靜,這種規模得有多少野生鳥類遭殃啊?而且顯然不是這一兩天才設立的大網,也不知道非法獵捕持續了多久了。
剛好最近是綏化市“春風行動”的聯合巡護活動的期間,很快綏化市公安局北林分局食藥環偵大隊、綏化市林業和草原局北林分局、中國綠發會綏化濕地保護地志愿者們就聚集起來開會,在5月8日晚上就直接前往了事發地點進行蹲守。
再次來到這里的時候,很多粘鳥網上開始有鳥撞網了。為了不打草驚蛇,眾人只能先留意著鳥類的情況,如果今天犯罪嫌疑人沒出現再將鳥救下。
一直蹲到了凌晨3點,正當眾人以為今天應該沒有收獲的時候,突然一輛出租車開到了這荒無人煙的樹林外面,一個男子下車后,出租車就開走了,看來應該是隨便叫來的車。聯合巡護人員們知道大魚來了,當犯罪嫌疑人進入樹林的時候,犯罪嫌疑人馬上就被抓捕。
聯合巡護人員們現場查獲了大量的盜獵工具,包括7張大粘鳥網、10臺誘鳥機、3個彈弓、1000多個打鳥鋼珠。這個人顯然是老手了,他的家里肯定還有更多的鳥類!公安機關審訊完嫌疑人后,前往了他家,在冰箱里搜出了大量的鳥類死體,還有一些依然活著的鳥被困在籠子中。
這些鳥類的總數超過了500多只,光是冰箱里的就有496只,目前還不知道他賣了多少只。這些鳥類甚至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喉歌鴝、藍喉歌鴝、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普通朱雀、柳鶯、樹鷯等等。
這起案件是綏化市北林區公安機關、林業部門、綠會綏化濕地保護地有史以來共同破獲的最大非法獵捕野生鳥類案件。
鳥類有多重要?
“我們為什么要關心鳥類?”
每次看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是有點懵逼的,本能回答就是:“因為它們本來就存在,為了一己私欲而殺害其他生物并破壞它們的棲息地是不合理的。”
但這樣的理由肯定是不會被大部分人認可的,甚至會被人認為是咸吃蘿卜淡操心,純粹是愛管閑事、瞎操心。我始終認為,我們大部分都參與不到真正的動物保護中,但我們起碼不能添亂,起碼要有些意識。
鳥類是害蟲防治者、傳粉者、能清理自然環境以及位各種生態系統服務提供者的經濟價值,它們真的是非常重要的物種。
傳播種子和授粉
種子傳播可能是鳥類最重要的生態功能之一了,至于是怎么傳播的,其實非常簡單,無非是吃下果實,然后將果實中的種子通過糞便的形式排放到其他的自然環境中,從而推動植物物種的傳播。
一些重要的樹種,例如非洲桃花心木,依賴于少數幾種專門的鳥類傳播種子。犀鳥和鳳冠雉等大型食果鳥類的消失會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因為許多樹木是完全依靠鳥類傳播種子的,比如加納的紅眼參,它們的種子非常大,只有大型鳥類才能傳播種子。
類似的案例相當多。
有些鳥類甚至還能授粉,像是蜂鳥這樣的鳥類,它們的身上也會沾到花粉,于是就發揮了類似蜜蜂和蝴蝶等授粉昆蟲的作用。奧克蘭大學生態學家桑德拉·安德森表示,根據現有的數據顯示,鳥類能替1500多種人類的農作物或藥用植物中的3%~5%授粉,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它們為混交樹種作物提供的授粉質量可能比蜜蜂等昆蟲更高。
有人會說就占那么一點點,那全靠昆蟲不就好了。但是昆蟲在冬季都會蟄伏起來,這些時候就得鳥類來了。
遏制害蟲
這點太好理解了,利用鳥類控制對植物造成損害的昆蟲是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的,省下了很多人工費用。
鳥類可以降低樹木害蟲的的爆發強度,并減輕各種種植園的損害,其效果比最有效的殺蟲劑還好用,因為是純天然無污染的。鳥類可以減少各種農業系統中的蟲害,荷蘭的一項研究顯示:蘋果種植園中,鳥類減少蟲害可使國產蘋果產量提高66%。同樣,婆羅洲的研究人員估計,鳥類蟲害防治可防止油棕種植園9%至26%的果實損失。
害蟲雖然有個“蟲”字,但并不單只蟲子,老鼠這樣的嚙齒動物也是害蟲。我們知道老鼠對農業的危害,而鳥類則能控制情況。一只倉鸮一生中可以吃掉超過11000只老鼠,e而這些數量的老鼠據估計能吃掉13噸農作物。
有些地區甚至會特意在種植區搭建了巢箱給貓頭鷹住,讓貓頭鷹免費幫忙控制種植園里的嚙齒動物。當然,有源源不斷的食物,貓頭鷹本身也是比較樂意的。
一些鳥類還能被用來控制同類。比如一項報道稱美國空軍每年花費20萬美元訓練游隼,以驅趕麥圭爾空軍基地周圍的歐洲椋鳥、加拿大雁和其他鳥類。
控制疾病
禿鷲是我們最熟知的食腐鳥類,它們會吃掉動物的尸體,甚至連骨頭都給吞下去。禿鷲具有抵抗腐肉中細菌毒素的能力,甚至可能能夠解毒。禿鷲胃中極酸的分泌物可以殺死大部分污穢,通過消耗尸體來減少致病細菌的數量,從而減少疾病。
對從事畜牧業的人類來說,禿鷲能幫忙清理死亡的牲畜的尸體,這為人類省下了一大筆清理牲畜尸體的費用。
如果禿鷲這樣的食腐鳥類數量下降會怎么樣?咱們就拿印度來舉例,因為我之前寫過一篇關于印度的禿鸛(Leptoptilos dubius)的文章,當時查找了很多資料,有一定的了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主頁搜《印度垃圾山養出“巨鳥”,身高1米4重10千克,為何貧民都不敢吃?》查看。
總之,在印度,禿鸛數量在20世紀90年代急劇下降,原因是禿鸛在食用了各種露天垃圾場的垃圾后中毒死亡了。隨著禿鸛的數量的減少,腐爛的動物尸體也隨之增加,疾病肆意傳播,野狗和老鼠的數量也因此上升了。
這些潛在疾病媒介的增加導致狂犬病病例增加,并可能引發了1994年印度西部爆發的鼠疫,這場疫情造成54人死亡,印度經濟損失超過20億美元。經濟學家阿尼爾·馬坎迪亞及其同事計算得出,僅從1992~2006年,禿鸛的消失就導致約4.8萬人死于狂犬病,給印度經濟造成了340億美元的損失!
就算是在印度,這也是非常可怕的真實案例。
保護鳥類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23%的鳥類面臨滅絕威脅或瀕臨滅絕,44%的鳥類種群數量正在下降!
鳥類數量的下降已經擾亂了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生物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往往只有在其喪失后才會被重視。太平洋北部的阿留申群島上曾經有廣袤的草原,但是因為有人在島上引入赤狐,赤狐吃光了海鳥,導致富含營養的鳥糞消失,阿留申群島的生態系統從草原變成了苔原。
持續關注和保護鳥類是一定會帶來回報的,但前提是,人們得意識到這點,而不是總對宣傳動物保護的人惡語相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