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報道 德國新任總理默茨及新政府內閣全體成員在德國聯邦議院宣誓就職。當天下午,默茨和朔爾茨在總理府舉行了交接儀式,新政府正式投入工作。德國聯邦議院召開全體會議選舉新總理。新一屆聯邦議院共有630個議席,聯盟黨和社民黨分別有208席和120席。因聯盟黨在聯邦議院擁有最多席位,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茨按慣例被提名出任總理。在上午舉行的第一輪總理選舉中,默茨未能當選。他在投票中獲得310票贊成,比當選總理所需316票少6票。
默茨(資料圖)
德國聯邦議院舉行第二輪投票,默茨最終獲得多數議員支持,正式當選為新一任德國總理。聯盟黨由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組成。聯盟黨同社民黨在首都柏林正式簽署聯合執政協議。首輪投票的失敗再次暴露出聯合執政協議的內部深層分歧,這份協議本質上是基民盟、基社盟與社民黨三方在經濟、社會與安全等諸多議題上相互妥協的結果。由此可見,新的聯邦政府在政策協調方面將面臨難以回避的重大考驗,深層矛盾不可忽視。
出口、投資和消費是拉動德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德國通過進口廉價的能源,依賴先進的工藝,專注于發展汽車、機械、電子、化工等王牌傳統產業,并高度依賴暢通市場,是歐盟最大的出口國和貿易盈余國。而隨著俄烏沖突延宕,能源轉型成本高企,企業信心受挫。對出口市場依賴度高的德國受美對等關稅影響相比于其他國家更深,汽車行業首當其沖,企業巨頭大眾、奔馳紛紛宣布裁員或關閉本土工廠,以汽車為重要支柱的德國傳統制造業競爭力下降。
默茨(資料圖)
德國候任總理默茨在采訪中闡釋了德國面臨的挑戰。針對與美國的關系,默茨表示,一旦決定訪美行程,準備對特朗普總統傳遞的最重要信息是:“總統先生,我們歐洲是個既有行動能力又有行動意愿的政治實體,會自信地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價值觀。”只有這樣,歐洲才能贏得尊重。針對美國可能退出北約以及退出全球化進程的擔憂,默茨說,他認為情況沒那么嚴重。他認為,美國不會轉向自給自足,不會告別所有外國市場。即便出現了這種意料之外的情況,世界上也不是只有美國。
默茨就職總理后出訪首站選擇法國,凸顯對德法關系的重視。默茨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共同出席新聞發布會時說,首訪選擇法國是“良好的傳統”,也是“團結的表現”。默茨在巴黎與馬克龍進行長時間會談,重點討論了歐洲防務、俄烏局勢及區域安全合作等問題。默茨表示,使歐洲更安全、更具競爭力的關鍵是加強團結,“法國與德國只有比過去更緊密站在一起”才能應對挑戰。馬克龍強調,法德友好關系與歐洲建設都將開啟新的一頁,兩國將在各領域加強合作。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在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總部舉行德國加入北約70周年紀念活動。活動由北約秘書長呂特主持,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和代理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出席活動。施泰因邁爾在致辭中指出,如今俄烏沖突持續,且美國對其歐洲盟友施加了更大壓力,在這一背景下,德國在聯盟中的作用尤為關鍵。他表示,當前,一個防務能力薄弱的德國對歐洲而言是更大的風險,因此必須加強軍備。施泰因邁爾同時強調,強大的軍事力量并非為了發動戰爭,而是為有效防止戰爭。
北約(資料圖)
自兩德實現統一之后,德國國內主導和平思想占據主導,隨著俄羅斯打響烏克蘭戰爭,讓德國再次感受到危機。德國改變戰略之后,已經開始在人工智能、水面艦艇制造、裝甲車輛、防御性保護系統、電磁戰、導彈和導彈防御系統等各方面加速戰備。德國開始制造升級擁有打擊500公里目標巡航導彈,依靠現代化技術來有效提升打擊精度并突破對方防空系統攔截。烏克蘭邊境距離莫斯科最近僅有435公里左右,意味德國一旦援助烏軍此類武器,直接能夠對俄羅斯決策中樞實施打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