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總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宣布要將聯邦國防軍打造為歐洲最強的常規軍隊后,外交部長約翰·瓦德福爾(Johann Wadephul,基民盟)進一步支持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提出的將北約國家國防開支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5%的目標。
瓦德福爾在土耳其舉行的北約外長會議上,與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會談后表示,德國認同特朗普的判斷,認為這一目標必要。這一立場也向特朗普傳遞信號,以確保美國繼續留在北約。特朗普長期批評歐洲北約盟友的國防開支不足。6月24日至25日的海牙北約峰會或將成為北約歷史上關鍵一役,面對俄羅斯的地緣安全挑戰,峰會將討論大幅增加作戰旅。
瓦德福爾在安塔利亞明確提出,5%目標可通過組合方式實現:3.5%用于直接國防開支,1.5%投入軍事相關基礎設施,如可供坦克通行的橋梁、鐵路和道路。這一方案由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提出。特朗普要求在海牙峰會上正式通過5%目標,并據稱威脅若未達成,他可能不出席。
社民黨主席克林拜爾謹慎回應——待北約峰會決定
社民黨主席、兼副總理及財政部長拉爾斯·克林拜爾(Lars Klingbeil)對此持保留態度。他在柏林強調,聯合政府協議規定國防開支將遵循北約的能力目標,具體決定需待海牙峰會作出。克林拜爾表示:“德國將嚴格履行這一共識。”他建議各方遵循聯合政府協議,避免過早承諾具體數字。協議中雖承諾“全面履行國際義務”,但未提及具體數字。
目前,美國國防開支約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5%,德國則在2024年通過1000億歐元特別基金,勉強達到2%,支出約900億歐元。若按當前國內生產總值計算,5%目標意味著德國每年需投入約2150億歐元。舊議會已通過決議,將超過1%(約430億歐元)的國防開支排除在債務限制之外,但新增開支仍需舉債。
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里烏斯(Boris Pistorius,社民黨)領導的國防部認為,短期內如此大幅增支幾乎不可行,因軍工產業需先大幅擴充產能。瓦德福爾的表態迅速影響金融市場,德國軍工企業萊茵金屬(Rheinmetall)股價一度上漲約6%,至近1700歐元。
北約峰會后,基民盟與社民黨需就此達成共識,并納入預算規劃。國防部發言人回應《南德意志報》詢問時表示,除債務限制放寬外,已為增支創造條件。“關鍵在于根據聯邦國防軍的實際需求及北約夏季共識調整。”但是否支持5%目標的問題未獲明確答復。
索德爾支持增支1500億
據《南德意志報》,2025年常規國防預算僅計劃從520億歐元增至略超600億歐元,另加1000億歐元特別基金。基社盟(CSU)主席馬庫斯·索德爾(Markus S?der)支持瓦德福爾的提議,稱到2030年需至少投入3.5%,甚至可能達5%,即每年新增約1500億歐元的國防開發。
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軍事專家卡洛·馬薩拉(Carlo Masala)對《南德意志報》表示,瓦德福爾的表態旨在“確保美國作為歐洲力量的持續存在”,避免大規模撤軍削弱歐洲安全,尤其是在美國核保護傘的支持下。他強調,默茨和瓦德福爾承諾的增支是“巨大飛躍”,主要為向華盛頓傳遞信號。這也體現在歐洲推動烏克蘭停火的努力中。
默茨在周三的首次政府聲明中強調:“聯邦政府將提供聯邦國防軍所需的一切資金,使其成為歐洲最強常規軍隊。”他指出,歷史經驗表明:“強大能威懾侵略者,軟弱則引來威脅。”
為提升人員戰備,默茨提出先建立“有吸引力的自愿兵役制”,暗示未來可能恢復義務兵役。總參謀長卡斯滕·布羅伊爾(Carsten Breuer)預計中期需46萬士兵及預備役人員,而當前僅18.1萬現役士兵和3.4萬活躍預備役人員。
馬薩拉質疑默茨目標的可行性,指出:“最強常規軍隊需以人員規模衡量,18萬士兵遠遠不夠。”他認為,當前僅在裝備上調整,未解決人員短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