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株洲患病老人被抬到銀行取款時死亡一事,16日凌晨,死者家屬稱,已和銀行達成和解。
5月14日,62歲的彭女士在銀行辦理業務期間意外離世。根據離世老人侄子彭先生的說法,姑姑本來就有半身不遂和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前段時間因為摔跤,在本地醫院治療后效果不是很理想,于4月28日出院。
家人考慮老人病重,準備把老人送大醫院進行治療,因為住院需要花錢,所以就準備去取已經到期的一筆定期存款。老人女兒到銀行取款因為輸錯密碼,被銀行告知本人到銀行辦理。
銀行對于這一細節,回應稱家屬并沒告知老人病情。但家屬卻稱,是告訴過銀行的,但銀行堅持本人到場。
家屬稱,5月14日下午4點左右,老人被推到銀行辦理業務,銀行要求老人面部解鎖,當時老人意識清醒,但狀態不好,幾次失敗后,老人和家屬被晾到一邊無人理睬。家屬撥打了多次投訴電話銀行才接著辦理,直到老人離世時,相關業務也沒有處理完成。
但銀行卻回應稱,老人女兒陳某未告知老人身體情況,網點告知可以上門服務,也可直接將錢打到醫院,但陳某未表態。網點告知可將老人帶回休息,由老人女兒留下辦理,被拒絕。
在這件事上,我們和彭先生的電話中,彭先生一直稱,銀行態度是很消極的,并表示必須面部解鎖通過才能辦理。直到老人去世后,當晚銀行才把錢取出。
到底誰在事故中說了謊,目前不得而知。但一個細節是,5月15日家屬和銀行進行了多次協商,家屬要求銀行公開事發時銀行的監控錄像,但銀行一直拒絕提供。
包括銀行在做出回應時,也沒有提供監控畫面佐證。彭先生稱,當天的溝通中,銀行方面態度并不好,一開始表示并沒有過錯,但愿意拿幾萬元的人道主義補償。
雙方的協商一直在進行,銀行在公開回應后,家屬并不認可銀行的說法。最終雙方的協商一直進行到深夜。
凌晨3點多,當事人彭先生發短信稱,雙方調解完成,在過程中受到了很大壓力,銀行賠償了一筆費用,并要求刪除網上發的視頻,這件事就此結束。
我們相信,發生這樣的事情肯定是雙方都不愿看到的。按照銀行的說法,是家屬一廂情愿執意讓老人來銀行辦理業務導致事故發生,并不太符合常理。關于網上對家屬送病重老人到銀行是為了碰瓷的說法,也缺乏依據。
上門辦理業務,幾乎所有銀行都有這樣的服務,但實際卻是這樣的服務開展得并不是那么順暢。如果銀行這樣的業務成了大家的共識,家屬在銀行沒有要求的情況下,執意推著危重病人到銀行辦理業務,那應該是赤裸裸的敲詐行為。
從結果來看,如果銀行無任何過錯,相信這件事最終不會走到協商的那一步。但無論如何,家屬在明知老人病情危重,不考慮風險讓老人去銀行辦理業務都是最大責任方。
既然雙方已經協商解決,其中的是非曲直注定就此畫上句號。但在這一事件中,銀行應該反思制度上的不足,或者銀行服務態度上的缺失。因為讓老人帶病辦理業務,這樣的事在社會上不是第一次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