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印巴沖突匆忙結束,雖然印巴雙方都在各自宣稱取得了勝利,但是從印巴兩國沖突后的表現來看,其中必定有一方說了謊。
首先就是,從5月7日的空戰來看,巴基斯坦方面宣布擊落了5架印度戰機,而且給出了印度戰機墜毀精確地點,殘骸信息,可信度極高。而印度雖然也宣布摧毀了5架巴基斯坦戰機,但是并未拿出實質性證據。
印度發布的第二個戰報則顯示,在出動大批導彈、無人機打擊巴基斯坦軍事基地后,一共有20多枚導彈命中了目標,更是直接指出巴基斯坦有5座軍事基地遭到精確打擊。而巴基斯坦方面則宣稱,一共對印度20多個軍事基地實施了打擊,且美媒通過衛星圖像分析,認為印度一共至少有11座軍事基地被命中。
整體來看,在本輪印巴沖突中印度所遭受的損失要大一些,否則也不會找到美國出面調停戰火。
實際上,不管是印度還是巴基斯坦,這場沖突繼續下去均沒有贏家。印度部署的俄羅斯防空系統、以色列防空系統以及其自身防空系統出現了諸多問題,巴基斯坦部署的紅旗防空導彈系統和美國的防空武器都不同程度出現了漏洞。
先來說說印度防空,印度出動A-50預警機不間斷搜索空中目標,可以引導俄制S-400防空導彈實施遠程攔截,印度國產阿卡什防空系統也能攔截來襲戰機和導彈。
同時,印度依靠從以色列引進的巴拉克-8防空系統、怪蛇-5、德比-ER防空系統,可謂組成了一個全方位攔截體系。印度在近程反導方面,還可以利用俄羅斯的“針”式和“箭”式便攜式防空系統實施高效攔截。
但是,最終的結果我們也看到了。印度發射S-400防空導彈,結果在巴基斯坦邊境地區就被紅旗防空導彈攔截。巴基斯坦梟龍戰斗機還一舉突破了印度防空體系,直接將S-400防空系統給炸了。
更讓印度窩火的是,據巴基斯坦《新聞國際》報道稱,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戰機發射霹靂15空空導彈,是在大約181.5公里距離摧毀了印軍陣風戰斗機,刷新了空戰史上導彈擊落敵機的最遠距離。
雖然霹靂15空空導彈外貿版,其基礎打擊距離為145公里。但是我們一向比較內斂,不像西方那樣對武裝參數虛標。所以賣給巴基斯坦的霹靂15空空導彈射程只會高于145公里。
再加上,在爆發空戰時,巴基斯坦飛行員駕駛殲10C作戰的飛行高度、發射角度、飛行速度都有可能激發霹靂15空空導彈的射程上限,印度空軍這一次輸就輸在了信息體系化作戰上面,還有就是印度飛行員的素質也成為了外界吐槽的焦點。
再看巴基斯坦這邊,雖然整體表現優于印度,但是在超低空防御攔截方面卻不盡人意,印度成功命中目標的20多枚導彈,大部分都是風暴陰影這種低空巡航導彈。接下來,巴基斯坦應該著重彌補該防空短板。
印度雖然嘴上不承認自己在沖突失利,但是要增強戰斗力的決心卻十分強烈。印度也看到了巴基斯坦的防空短板,要引進更多的先進防空系統、更多先進戰斗機,要在今后沖突中全面壓制巴基斯坦空軍優勢,還要先發制人打擊巴基斯坦軍事基地。
在印巴沖突中,要想取得較大成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爆發空戰。這一次巴基斯坦擊落5架印度戰機,其帶來的震撼已經足夠大了。難以想象,如果巴基斯坦沒有保持克制,真的擊落印度15架戰斗機,恐怕印度就要偃旗息鼓了。
現在,有消息稱巴基斯坦空軍很快就可以裝備殲-35戰機,而印度自身的光輝戰斗機連上場的膽量都沒有,印度要想補充空軍戰力,就只能再次購買它國先進戰機。其中美國的F-35和俄羅斯的蘇-57戰機都有可能被列入印度空軍采購清單中。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印度還計劃引進日本與意大利聯合研發的下一代戰機。印度被打怕了,開始病急亂投醫,印度還未認識到空戰失利的根本原因。
客觀來講,陣風戰斗機已經足夠強大,但是無法與印度那些“萬國造”預警體系、雷達、防空系統融入一體,其戰斗力將大打折扣。哪怕印度得到F-22和F-35這樣的先進戰機,沒有配套的遠程空空導彈,沒有遠距離預警探測體系,一樣無法發揮戰斗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